(
慈善新聞網/張晴芳、廖逸貞報導)美國建基學校(Cornerstone School)師生一行十人於3月19日抵達花蓮慈大附中,與國小部五年級學生進行為期十天的交流,在3月28日畫下圓滿的句點。本次建基學校由黃培紅校長及楊雨晨老師帶領八位小客人前來,是繼慈小今年二月出訪美國後的回訪,也是建基學校同學們最難忘的畢業旅行。
最特別的是,小客人們晚上寄宿在慈小同學的家庭中,充分體驗台灣小學生的日常生活。除了在課室內上課外,建基學校的同學們也參與慈小的國際教育嘉年華活動,探訪太魯閣族部落、參訪靜思精舍並到七星潭淨灘。3月27日更與新加坡菩提學校進行三國三校視訊論壇,每個活動都充滿學習意涵及人文素養。
在第一日的相見歡,八位小客人第一次與台灣寄宿家庭的家人及接待小天使見面,在餐前一起唱感恩歌,也正式成為慈小的學生。黃培紅校長向小天使分享:「你們曾在二月體驗過在寄宿家庭的心情變化,相信你們更能懂得小客人的心情。」台下的小天使紛紛點頭,表情帶著理解和一些些自信。另一方面黃校長也提醒建基的學生思考「為什麼自己要飛了一萬多公里這麼遠來到這裡?」從問題中學生自省並做出改變,從害羞沈默,到一有時間就抓著學伴把握對話的機會。
美國的小朋友不遠千里來慈小共學,特別回到慈濟的發祥地「靜思精舍」參訪。這群小朋友們非常恭敬有禮貌,認真聽德懿師父說精舍的故事,好奇地看師父和師姑做不流淚的蠟燭,還到藥草園幫忙採月亮玫瑰,潛心學習慈濟的禮儀,放掌、合掌、問訊。
為了讓孩子體驗花蓮最在地的特色,兩校學生也一起探訪部落。小朋友們在知亞干部落體驗太魯閣族祈求平安的儀式、拉弓射箭、砍竹子做竹筒飯、摘山蘇、挖樹薯,也體驗做香蕉飯。另外也到馬太鞍濕地認識阿美族的母系社會及巴拉告捕魚法。不管對台灣或美國的小朋友,在部落裡學習原住民與天地共生息的智慧,無疑是上了一堂生動又寫實的自然課。
由於兒童節將至,在跨國視訊高峰會上,慈小、建基及新加坡菩提學校的同學們共同探討對兒童節的認識及對兒童權利的了解,透過深解兒童權利公約、分享三個國家與兒童相關的特色節慶活動,再討論反思兒童節的意義等三個階段,激盪對「快樂」與「權利」的新體悟。同學們時而專心聆聽彼此分享、時而相互熱烈提問,一來一往之間表達對議題的看法,更透過對話加深對彼此的了解,與會的師長也樂見同學們自信互動。
台灣的文化和美食讓美國孩子們印象深刻,也在短短十天習得一輩子帶著走的能力。感恩惜別晚會上,蘇珊說:「我學會了很多繁體字,也嘗試了很多好吃的食物。我覺得台灣的珍珠奶茶比美國的美味多了!」洪睿辰學到怎麼用台灣的方法有禮貌地表示感謝;趙文龍則學會如何和大家圍坐在一起,從餐桌上的大盤子中分享食物,也學會溜滑板;許書硯懇切地分享學到「在想要做的事情以前,要先做好需要做的事。」
趙明華回想自己學到台灣人的生活是怎麼樣,也認識花蓮的慈濟;小老虎說自己學會怎麼攀樹,也嘗試沒有吃過的飯糰和臭豆腐;蕾雅分享學會怎麼做香蕉飯和射箭;而賴宜安則幽默地說:「我發現花蓮的蚊子喜歡叮美國人!」
建基學校黃培紅校長特別感恩慈小師長和接待家庭的付出,她說:「慈小師長、家長的付出和愛,已經在建基小朋友發現自我、探索世界的里程中,添上重彩濃墨的一筆。相信這些愛,在小朋友的心裡如淨水細流,滋潤他們以後的人生路。」
這十天來慈小的接待小天使和美國小客人朝暮相處,共同度過特別的學校和家庭生活,感受也尤其深刻。王詠駿和徐翊凱共同感謝小客人明華和睿宸時常教他們英文,叮嚀英文的語法,雖然喜歡搞笑,但也是位非常嚴格的老師。而劉宸羽和張庭瑜分別接待宜安和書硯,回想家裡因為有他們處處充滿歡樂。宜安教宸羽許多桌遊,更教他做人要大方,不要害羞;庭瑜發現書硯讓自己學會如何照顧人,也變得更有耐心。
3月28日離別時刻,五年級全體師生特地到感恩亭送別建基同學,兩校師生互相鞠躬道感恩,感恩這十天在彼此的生命中留下深刻難忘的回憶,大家也互相擁抱,相信愛將永續,情也會常存,共許明年再見的好願。
李玲惠校長特別感恩兩校師長和接待家庭家長們,促成這跨越一萬多公里的不可思議的因緣。孩子們帶給彼此的是無法言喻的快樂與成長,而這樣的成長和快樂是寄宿接待家庭的爸爸和媽媽及學校的師長們,用無私的愛和珍惜因緣的心造就的。從今以後,這些學習的能量會陪著孩子們長大,會是人生重要的一股力量。
【國際交流】美國姊妹校到花蓮慈小寄宿交流 互學利他精神
2024-04-29 00: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