課程成效分析與反思 |
單元(一) 透過單元一個課程,學生從影片、圖片與新聞事件中了解在2020~2022年之前所發生的國家大事,並利用5W1H分析世界大事,並與SDGs結合。透過SDGs桌遊、設計SDGs logo等活動,讓學生更能掌握與理解SDGs的精髓與Zero Hunger之間的關聯性。 |
單元(二) 談到SDGs課程,一定要與行動方案有所連結,透過每天的剩食分析,老師帶領學生分析剩食背後的成因以及正視學生自己本身的飲食習慣,並利用概念為本的方式畫出組織圖,與日本的夥伴一起交流彼此的想法。有91%的學生,能反思自身的飲食習慣,並能提供意見給學校的中央廚房。課程結束後,學校的剩食減少了約70%,目前還正在持續觀察中。在做此課程的老師,一定要與導師合作,每天的剩食紀錄,需要導師的幫助。 |
單元(三) 在這次的課程當中,透過繪本「It’s a no money day」認識食物銀行,閱讀繪本後,有約80%的學生能夠理解食物銀行的概念,透過實際的行動捐助物資至安德烈食物銀行,體驗食物箱如何包裝以及哪些物品才能捐助,從行動中學生培養學生集食與惜食的素養。 |
目標 | 關鍵成果實際達成情形 | 質性說明 |
1.理解我國環境的發展脈絡及其與全球互動之關聯性,將環境與永續發展議題(SDGs)融入課程。 | 1-1 國際教育社群小組成員發展出三份中高年級跨領域(英語、綜合、科技)SDGs融入國際教育雙語教案。 1-2 學生除了已經認識了17個聯合國永續發展目標,並能說出至少三項相對應的永續發展目標。 1-3 從在地出發,學生可以比較我國環境與全球之關聯性。 1-4 將國際節慶結合學校英語日、國際教育週 (322水資源日、422地球日、世界環境日)鼓勵學生參與公民行動,守護家鄉環境,關心全球環境生態,共136人次餐與。 |
學生開始對於聯合國永續發展議題開始產生興趣,且開始正視零飢餓這個議題。 |
2.課程運行模式以專案式學習(PBL)為教學方式,以概念為本的探究與實作進行課程設計。 | 2-1 透過PBL課程的教學,學生具備初步探究、行動、反思的能力,透過對環境與永續議題的探究,學生更能同理永續環境的重要性。 2-2 透過iEARN平台,高年級學生與五個不同的國家進行環境倡議,相互交流理念。 |
學生能夠開始自動自發的探究,並在探究的過程中,看見了小組分工合作,彼此互相幫助。透過學生的剩食分析,學生也能正視自己的飲食習慣,並給學校中央廚房意見,減少剩食。學生也能同理他人。 |
3.善用iEARN平台與跨國校際合作分享交流成果,擴大參與程度與效果。 | 3-1,學生的作品(節慶卡片交流)、壁畫,展示在學校的國際教育展示學生國際教育雙語學習歷程。 3-2 每學期期末場至社區活動中心進行課程成果發表,每學年共兩場。 3-3 每月學校粉專上傳一則相關的國際交流動態成果,擴大參與程度。 3-4 在此學年度,學生一共透過iEARN平台媒合了五個不同國家,並透過面對面視訊,互相交流國際議題。 |
為了與國外的學生分享自己的剩食成果,學生非常的投入執行專案,低成就的學生也表現出對於專案的熱情,質的改變在這一年當中顯而易見。 |
4.透過SIEP-BC申請,將國際教育與雙語結合,奠定學校國際教育雙語課程基礎,拓展學生的全球視野。 | 4-1 透過國際教育雙語課程的申請,型塑學校雙語教育的文化,透過閱讀跨領域雙語繪本,拓展學生的國際視野。 4-2 學校成立平日與寒、暑假雙語課後班,共讀與SDGs相關的雙語繪本。 |
學校教師原本對於國際教育與雙語教學不太能夠理解,更遑論將兩者結合再一起,除了鼓勵校內教師進行國際教育2.0共通、分流課程培訓外,也邀請專家學者到校辦理雙語與國際教育的工作坊。辦理後,教師的教學知能開始改變,也開始願意開始嘗試設計國際教育雙語課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