課程基本資料
設計理念
「食至明歸 」課程旨在引導學生了解全球飢餓問題的多面性,並探索解決飢餓的創新方案。透過跨學科的學習,學生將學習到飢餓問題的歷史、經濟、社會和科學方面的知識,並培養批判性思維、問題解決能力和社會責任感。從學生有感的主題「食物(米食)」出發,帶領他們思考SDGs 2零飢餓的目標,並延伸次目標 SDGs 12負責任的生產消費循環,及SDGs 13氣候變遷,從社會永續、經濟永續、環境永續等面向探討全球飢餓問題。聯合國永續發展目標對應面向情形如下說明:
- SDGs 2零飢餓:糧食安全是基本人權,也影響社會穩定與公平,消除飢餓是實現基本人權的關鍵,讓每個人都能獲得充足且營養的食物,與社會永續面向相關。
- SDGs 12負責任的生產消費循環:強調建立有效的供應鏈,糧食永續需要兼顧生產者的生計與資源的合理利用、減少糧食損失與浪費,與經濟永續相關。
- SDGs 13氣候行動:糧食生產過程中減少溫室氣體排放,推動「氣候智慧型農業」可兼顧增產與環境保護,緩解氣候變遷,與環境永續相關。
國際教育議題實質內涵
學生學習目標
總結性評量
【聖食堂主廚計畫】
學生以小組為單位,進行不同國家案例分析,融合不同國家的食材文化,創造出創新且符合再利用理念的食譜。
食譜進一步轉化為商品,於校慶當日設攤義賣,收益用於支持永續發展相關的公益活動。
學生將過程與成果整理並分享給姊妹校夥伴,報告成果中納入「消費正義」的思考。
學生以小組為單位,進行不同國家案例分析,融合不同國家的食材文化,創造出創新且符合再利用理念的食譜。
食譜進一步轉化為商品,於校慶當日設攤義賣,收益用於支持永續發展相關的公益活動。
學生將過程與成果整理並分享給姊妹校夥伴,報告成果中納入「消費正義」的思考。
教學活動架構
教學活動與評量
我的餐桌(4節)
一、引發動機:
1. 播放動畫:觀看 TED-Ed《The Journey of Rice from Field to Fork》,了解米的生長過程、加工與運輸到餐桌的旅程,並討論食物浪費對環境(如水資源、碳排放)的影響。
提問:
2. 餐盤日記:學生以五天為期,紀錄每日飲食,標註以下內容:
二、發展活動-探究食物的旅程:
1.資料蒐集與分析:
學生分享餐盤日記,進行小組討論:
分組進行角色扮演,模擬不同立場與情境,分組模擬以下角色:
分組討論如何在各角色中提出可行的減少浪費策略,並分享觀點,提出有創意的行動建議。討論如何減少食物浪費與支持永續發展,並探討具體可行的策略(如購買當地食材、食用剩食)
三、總結反思
1.See-Think-Wonder透過範例與反思引導學生:
1. 播放動畫:觀看 TED-Ed《The Journey of Rice from Field to Fork》,了解米的生長過程、加工與運輸到餐桌的旅程,並討論食物浪費對環境(如水資源、碳排放)的影響。
提問:
- 全球每年生產多少米?
- 哪些國家是米的主要生產國?
- 米食在不同文化中的重要性有哪些?
2. 餐盤日記:學生以五天為期,紀錄每日飲食,標註以下內容:
- 食物來源地(本地或進口)
- 食物類型(動物性或植物性)
- 剩餘情況及處理方式(如是否丟棄、餵食動物或其他用途)
二、發展活動-探究食物的旅程:
1.資料蒐集與分析:
學生分享餐盤日記,進行小組討論:
- 食物的產地、運輸方式與背後隱藏的資源消耗
- 是否依賴進口糧食,以及對環境的長期影響(如碳足跡)
分組進行角色扮演,模擬不同立場與情境,分組模擬以下角色:
- 生產者:思考農民或漁民如何面對資源有限的挑戰
- 消費者:檢視家庭或餐廳如何處理剩食與減少浪費
- 環境倡議者:從 NGO 的角度探討如何推動社會選擇當地食材或剩食利用
分組討論如何在各角色中提出可行的減少浪費策略,並分享觀點,提出有創意的行動建議。討論如何減少食物浪費與支持永續發展,並探討具體可行的策略(如購買當地食材、食用剩食)
三、總結反思
1.See-Think-Wonder透過範例與反思引導學生:
- See(觀察):列出食物浪費的數據或個人行為(如剩餘比例)
- Think(思考):探討浪費背後的原因(如購買過量)與氣候變遷對糧食供應的挑戰
- Wonder(反思):提出具體行動問題,如「家庭如何實踐剩食再利用?」
- 小組討論減少浪費的創意方法(如剩飯製成炒飯、果皮做堆肥)
- 各小組代表分享行動計劃,並全班票選出最具創意和可行性的方案,作為後續實踐的參考
學習目標
國J03-1、國J03-2
學習評量
- 餐盤日記紀錄檢核:資料分享與討論參與評估
方法:觀察學生分享餐盤日記時的參與度與討論表現。
- 角色扮演的情境模擬評估, 了解學生角色代入能力與解決問題的創意性。
- See-Think-Wonder 評估
方法:反思表單填寫與分享。評估學生的觀察、分析與反思能力。
- 創意解決方案評估
世界的餐桌(4節)
一、引發動機
1.引入視覺衝擊:使用《Hungary Planet》文本,展示不同國家在一週內的飲食消費模式。
2.觀察與比較:
分組觀察圖片,記錄不同國家的飲食消費模式關鍵點
使用 See-Think-Wonder:
消費正義的定義:指在全球資源分配和消費中追求公平與平等,避免因過度消費、浪費或不合理分配造成社會不公或環境損害。
b.如何在日常生活中實踐消費正義?
減少浪費,支持當地小農產品。優先購買公平貿易商品。提倡社區分享經濟(如共享冰箱)。
二、發展活動
1. 糧食不平等的地圖分析
1.全球永續飲食趨勢
3.創意行動方案
1.引入視覺衝擊:使用《Hungary Planet》文本,展示不同國家在一週內的飲食消費模式。
2.觀察與比較:
分組觀察圖片,記錄不同國家的飲食消費模式關鍵點
- 飲食種類(新鮮食材 vs 加工食品)
- 數量和包裝方式(例如塑膠包裝 vs 天然包裝)
- 哪些國家飲食種類最多?
- 哪些國家飲食量顯著較少?
- 飲食結構差異的原因可能是什麼?
使用 See-Think-Wonder:
- See(觀察):各國飲食的差異與包裝形式。
- Think(思考):氣候、文化或經濟如何影響各國的飲食結構?
- Wonder(提問):
消費正義的定義:指在全球資源分配和消費中追求公平與平等,避免因過度消費、浪費或不合理分配造成社會不公或環境損害。
b.如何在日常生活中實踐消費正義?
減少浪費,支持當地小農產品。優先購買公平貿易商品。提倡社區分享經濟(如共享冰箱)。
二、發展活動
1. 糧食不平等的地圖分析
- 提供世界糧食生產與消費地圖,標示糧食供應差異的區域(富裕國家 vs 發展中國家)。
- 小組討論:
- 哪些國家的糧食消耗量最高?
- 哪些國家糧食供應不足?
- 導致糧食不平等的可能原因(如政治、經濟、氣候、基礎建設)。
- 小組列出典型飲食結構(如美國、法國 vs 印度、剛果):
- 已開發國家:高比例加工食品,浪費量大。
- 發展中國家:高比例本地種植,熱量攝取不足。
- 討論問題:
- 為何已開發國家糧食浪費較多?
- 發展中國家面臨的糧食危機有哪些?
- 分組分析案例:
西方國家剩餘食物的浪費量 vs 發展中國家糧食短缺。
- 討論與行動:
- 如何透過剩食再利用促進糧食正義?
- 分享具體行動方案(如推廣共享冰箱、建立社區剩食回收網絡)。
1.全球永續飲食趨勢
- 永續飲食的定義探討:減少浪費,支持當地食材,選擇低碳足跡的食物。
- 學生分組探討全球成功案例上傳到padlet 分享, 並加入iEARN “do good, save food 專案分享”
- 北歐國家的永續食材政策。
- 日本的「一物全食」理念。
- 台灣在地食材的推廣(如小農直銷)。
- 問題引導:
- 我們如何將永續飲食的概念融入日常生活?
- 如何在學校內推動剩食利用活動(如校園餐廳減少廚餘)?
- 學生分享經驗或創意想法。
3.創意行動方案
- 每組提出三項可行的永續飲食行動建議,導入 Compass points
- 校園內的剩食廚餘減量計畫。
- 與在地農場合作建立食材直送模式。
- 社區推廣共享冰箱活動,提升資源循環利用。
- 計畫實踐:製作行動計畫時間表,設定短期(1週)、中期(1個月)、長期(1學期)的目標。
學習目標
國J09-1、國J12-1、國J12-2
學習評量
(1)See-Think-Wonder 表單
See(觀察):學生是否能準確描述各國飲食的主要差異(種類、數量、包裝)。
Think(思考):學生是否能分析飲食結構差異背後的原因(如氣候、經濟)。
Wonder(提問):學生是否能提出與消費正義相關的有深度問題。
(2)創意行動方案Padlet 分享 Compass Points
E(Excited):學生是否能說明自己對永續飲食或行動方案。
W(Worrisome):學生是否能指出可能面臨的挑戰(如資源限制)。
N(Need to Know):學生是否能提出未來需要學習的相關知識。
S(Stance):學生是否能清楚表達自己對永續飲食的立場和計畫。
See(觀察):學生是否能準確描述各國飲食的主要差異(種類、數量、包裝)。
Think(思考):學生是否能分析飲食結構差異背後的原因(如氣候、經濟)。
Wonder(提問):學生是否能提出與消費正義相關的有深度問題。
(2)創意行動方案Padlet 分享 Compass Points
E(Excited):學生是否能說明自己對永續飲食或行動方案。
W(Worrisome):學生是否能指出可能面臨的挑戰(如資源限制)。
N(Need to Know):學生是否能提出未來需要學習的相關知識。
S(Stance):學生是否能清楚表達自己對永續飲食的立場和計畫。
改變世界,我可以(8節)
一、引發動機:
1. 加入 FAO Zero Hunger Passport:
2.數據與故事呈現:
1.介紹 DFC 四步驟
1.成果展示與分享:
1. 加入 FAO Zero Hunger Passport:
- 每位學生掃描 QR code,加入聯合國糧農組織(FAO)的 Zero Hunger Passport,認識「零飢餓」的行動計畫,成為守護糧食的一份子。
- 辯論問題:“糧食過剩國家的剩食行動真的能幫助到糧食危機的國家嗎?” 使用四角辯論法(支持、反對、可能的機會、潛在挑戰),學生探討行動的實際影響與可行性。
2.數據與故事呈現:
- 使用全球糧食浪費數據(例如每年浪費的食物量可養活全球饑餓人口)和故事(如食物銀行的成功案例)作為引入
- 引導問題:你觀察到哪些地方存在食物浪費?這些浪費的食物是否還有利用價值?
- 引用真實事件: Jose’s feed the world 文本, 學生探索文本中, 過剩國家的剩食行動如何能幫助到糧食危機的國家?
1.介紹 DFC 四步驟
Feel:發現身邊的糧食浪費問題Think:分析浪費的原因與影響Imagine:構思可行的解決方案Share:執行並分享行動成果。
2.聖食堂主廚專案(Imagine:構思解決方案):
- 探究任務:學生分組研究不同國家的食材文化及永續飲食案例,探討如何將剩餘食材創新利用.並邀請姊妹校國家一起
- 創意挑戰:融合各國特色食材,創造符合再利用理念的創新食譜。
- 活動成果:製作電子食譜,並記錄食材來源、烹調方法及永續價值。
- 連結問題:
全球化如何影響糧食生產、消費與剩食問題?
剩食再利用如何促進消費正義與社會公平?
- 實踐活動:
學生將創新食譜進行烹飪,並舉行義賣活動,收益用於支持糧食危機國家的專案。
三、總結反思1.成果展示與分享:
- 小組製作簡報或影片,「聖食堂主廚專案」成果,包含:
- 創新食譜的製作過程與理念。
- 義賣攤位的運作方式與收益報告。
- 討論行動中面臨的挑戰與解決方法。
- 引導問題:
- 這次行動對糧食浪費問題帶來了什麼改變?
- 你的行動可以如何影響更多人?
- 反思問題:
- 全球化如何影響糧食供應鏈中的浪費環節?
- 我們如何在全球範圍內實現更加永續的食物分配模式?
- 延伸行動:
激發學生從社會公平與道德責任的角度,提出更廣泛的永續解決方案。
學習目標
國J09-2、國J12-2、國J12-3
學習評量
總結性評量:
- 聖食堂主廚
- 構思解決方案: 學生分組研究不同國家的食材文化及永續飲食案例,探討如何將剩餘食材創新利用。
- 創意挑戰:融合各國特色食材,創造符合再利用理念的創新食譜。
- 活動成果:製作電子食譜,記錄食材來源、烹調方法及永續價值。
- 線上交流:與姊妹校學生共同討論與分享食譜。
- 出版電子書:匯集小組的電子食譜,製作成跨文化電子書。
檔案下載
本課程總結性評量之評量規準
表現等級
|
4.傑出 | 3.精熟 | 2.學徒 | 1.初學者 |
向度 | ||||
構思解決方案(國J12-1、國J12-1) | 能深入研究不同國家的食材文化及永續飲食案例,提出具創新性且具體可行的創食材利用方案,並有脈絡的邏輯架構與可行性。 | 能有效研究不同國家的食材文化及永續飲食案例,提出較具新穎且合理的創食材利用方案。 | 能基礎研究不同國家的食材文化,但提出的創食材利用方案較簡單且缺乏創新。 | 無法有效研究食材文化,但提出的解決方案未具體可行性或缺乏邏輯。 |
創意挑戰 | 能巧妙結合各國特有食材,創造出極具創意且符合再利用理念的創新食譜,並強調食譜的永續價值。 | 能有效融合各國特色食材,創造符合再利用理念的創新食譜,並有一定的創意表現。 | 食譜設計較基本,部分符合再利用理念,但缺乏創新或多元性。 | 食譜設計單一,未能符合再利用理念或未能有效運用食材。 |
活動成果 | 製作內容豐富且高品質的電子食譜,完整記錄食材來源、烹調方法及永續價值,且具吸引力及教育意義。 | 製作完整的電子食譜,記錄食材來源、烹調方法及永續價值,內容清楚且有結構。 | 製作的電子食譜內容較簡單,部分缺少食材來源或永續價值的說明。 | 電子食譜內容不完整,缺少關鍵資訊,記錄方式較粗略或不清楚。 |
線上交流(國J9-2) | 能積極與姊妹校學生進行深入討論與分享,展現高度文化理解力,並能提出具啟發性的交流成果。 | 能有效與姊妹校學生進行交流,分享各組食譜並提出基本的跨文化見解。 | 參與線上交流,能分享食譜,但交流內容較表面且缺乏深度討論。 | 線上交流參與度低,未能有效分享食譜或提出跨文化觀點。 |
探索全球議題與在地行動(國J12-3) | 能深入探索全球永續發展議題,結合本地環境與資源提出可行且具影響力的永續行動方案,展現高度分析批判思考及創新能力。 | 能有效探索全球永續發展議題,提出符合本地環境永續行動方案,具一定的邏輯性與可行性。 | 能基礎探討全球議題,但提出的在地行動方案較簡單,缺乏具體細節或行動力。 | 未能有效探索全球議題,或提出的在地行動方案缺乏可行性與邏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