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新北市立正德國民中學

「昭」思暮想,「墨」旺正德! 赴日本姊妹校墨江丘中學校及國際教育夥伴學校昭和中學校 國際交流

:::

課程與活動規劃

行政及夥伴關係  課程及教學實施  評估及修正機制
  1. 姊妹校聯繫與溝通
  2. 召集國際教育推動小組召開國際交流籌備會議,研擬國際交流計畫與組織分工。
  3. 召開國際教育課程小組會議共同研擬全校實施永續發展暨國際議題探討課程計畫。 
  4. 邀請學生家長到校參與國際交流甄選說明會。 
  5. 成立國際交流培訓小組擬定並執行交流培訓課程。 
  6. 邀請參與國際交流之學生及家長到校參與行前說明會。
  1. 各領域融入聯合國永續發展目標(SDGs)暨國際議題探討於課程實施中。 
  2. 辦理國際交流甄選說明會。
  3. 依據國際交流培訓小組擬定之課程計畫依期程規畫實施培訓。 
  4. 辦理親師生國際交流行前說明會。
  1. 藉由實施聯合國永續發展目標暨國際議題探討課程評估學生思辨與口語表達能力,是否具備寬廣國際視野?是否對於國際議題產生興趣?是否具備資料統整與簡報製作能力?
  2. 依據教師觀察記錄篩選有能力且兼具對國際交流有熱情及興趣之學生參與國際交流計畫。
  3. 培訓課程評估項度分為
  • 是否具備英語口語表達與基礎日語口語表達能力。
  • 是否具備以英、日語自我介紹及分組製作英文多媒體簡報介紹臺灣及所在城市在地文化特色的能力。
  • 課程實施後學生是否了解日本姊妹校之現況、日本地理位置、教育 制度、風土民情及飲食文化等先備知識。

(一)遴選交流學生方式
學生資格
保障弱勢生2

 

具本校學籍且在學之學生,皆可報名參加遴選,預計錄取正取名額30名,備取5名。

 
遴選條件

1.對聯合國永續發展目標(SDGs)及國際時事、議題探究有初步認知及高度興趣之學生。

2.對提升自我英語口語表達能力及學習第二外語-日語有興趣之學生。

3.想擁有更寬廣國際視野且勇於接受挑戰之學生。

4.願意接受課程培訓且對國際交流有濃厚興趣與熱情之學生。

遴選方式

1.繳交遴選報名表及佐證資料檔案。

2.基礎英語口說能力測驗-英語自我1分鐘。

3.面談表現(問答、表情態度、國際教育認知等…)。

4.具備個人才藝表演專長、曾參與校內外英語文競賽獲獎或語言檢定通過者予以加分。

5.積極參與校內國際教育社團課程活動或曾接待來訪姊妹校擔任接待家庭者予以加分。

6.獲導師推薦且詳述推薦原因者予以加分。

7.通過遴選且符合經濟弱勢學生扶助資格者優先錄取2名。


(二)行前課程規劃
時數 課程/活動內容 師資 地點
80小時

◆課程主題:聯合國永續發展目標暨國際議題結合ICT課程方案

◆課程名稱:SDGs - Make us better

◆課程目標:

1.訓練學生思辨與口語表達能力。

2.拓展學生國際視野及引發國際議題的興趣。

3.觀察並篩選具備國際交流能力與興趣兼具之學生。

◆實施年段/時間:校內對國際教育有興趣之學生皆可報名參加。每週4小時/上學期20週/合計80小時。

課程1.2030新世界/20小時

課程2.書寫地球事/20小時

課程3.圖說理想未來/20小時

課程4.展現公民行動力/20小時

社會領域教師、英文領域教師、藝文領域教師、健體領域教師、資訊領域教師

英語情境教室、

表藝教室、

電腦多媒體教室

8小時

◆課程主題:赴日本姊妹校交流學生甄選

◆課程目標:

1.配合課程1的觀察結果,甄選出赴日本姊妹校交流學生。

2.召開家長說明會讓家長對本校國際交流規劃及目標更加了解

3.將交流學生與日本姊妹校學生分組配對,進行初步電子郵件往來增進彼此認識與交流。

◆實施年段:全校學生

◆活動內容:

活動1.赴日本交流學生甄選,家長及學生說明會。

活動2.赴日本交流學生甄選。

活動3.甄選錄取學生家長說明會

活動4.姊妹校雙方學伴分組配對國際交流

國際交流小組教師

英語情境教室、

會議室、

電腦多媒體教室

20小時

◆課程主題:赴日本姊妹校交流

培訓課程

◆課程目標:

1.強化英語與初階日語表達能力。

2.能以英文簡報介紹臺灣及淡水在文化特色並了解日本人文背景、歷史淵源及地理環境及氣候。

3.能探究聯合國永續發展目標SDGs3實質內涵並與日本學伴於視訊課程中進行共同討論並研擬健康城市永續發展行動方案。

◆實施對象/時間:赴日本姊妹校交流學生學期中/每週4小時/共5週/合計20小時

◆課程內容:

活動1.英語發音與口語表達及初階日語課程(8小時)

活動2.臺灣在地特色及多元文化認識與介紹(4小時)

活動3.淡水在地文化特色英語導覽介紹培訓(8小時)

 

美籍英語教師、外聘日本語言、文化導覽教師、社會領域教師、自然領域教師、資訊領域教師

英語情境教室、電腦多媒體教室

24小時

◆課程主題:赴姊妹校交流參訪集訓課程

◆課程目標:

1.赴姊妹校交流進行行前準備。

2.熟練英、日語自我介紹並分組製作英文簡報介紹學校及淡水特色。

3.與學伴利用網路視訊及簡報共編方式建置(SDGs3)健康城市永續發展行動方案初步構想。

◆實施對象/時間:赴姊妹校交流學生/每週4小時/共6週/合計24小時。課程內容:

1.學伴行前電子郵件及自我介紹google簡報交流/2小時。

2.歡迎會才藝表演集訓/8小時

3.赴日交流禮物卡片製作/2小時

4.英、日語自我介紹驗收/2小時

5.學校及淡水特色英文簡報製作及口語介紹演練/4小時。

6.與學伴共編SDGs3健康城市永續發展行動研究方案初步構想,google簡報共編3小時,網路視訊交流討論2小時。

7.行前準備說明會/1小時

美籍英語教師、外聘日語教師、文化導覽教師、社會領域教師、自然領域教師、資訊領域教師

英語情境教室、表演教室、

電腦多媒體教室

行政及夥伴關係  課程及教學實施  評估及修正機制
  1. 由校長擔任總領隊,配合一位行政主任擔任副領隊及二位隨團教師,協助辦理各項登機事務及學生生活起居照顧事宜。 
  2. 聘請日語專門家隨團翻譯並提供出訪師生一切必要協助。 
  3. 由本國教師負責與姊妹校聯繫安排學生入班學習體驗、小組討論、社團活動及日本家庭生活體驗課程。

赴日本姊妹校國際交流計畫參訪交流課程

  1. 參加日本姊妹校校內歡迎會並與學  伴相見歡。
  2. 與姊妹校學伴一同入班體驗課程。
  3. 與姊妹校學伴參加校內特色社團活動。
  4. 至接待學伴家庭進行家庭拜訪共進晚餐了解日本家庭日常生活。
  5. 與學伴進行社區踏查-住吉大社以及堺市周邊)返校後進行健康城市永續發展目標行動研究方案擬定及發表。
  6. 參加學校歡送會並發表交流學習感言。
  7. 堺市歷史文化遺跡參訪踏查及記錄
  1. 學生是否能與日本學伴以流利英語及基礎日語問候,並於歡迎會上以英語、日語進行自我介紹及學校簡介。 
  2. 能否呈現校內培訓成果,展現具臺灣文化特色之才藝表演。
  3. 能否融入當地學校課程並能比較並說出臺、日兩國學生學習況狀、教師教學方式與課程差異。 
  4. 至日本接待學伴家庭拜訪與共進晚餐後能否說出日本家庭日常生活狀況與1項飲食文化特色。
  5. 能否說出1項兩國社區差異及優缺點, 並加以影像、文字記錄。 
  6. 分析並比較姊妹校學生對聯合國永續發展目標(SDGs)議題之認知與關注程度並能共同探究研擬發展健康城市永裕目標行動方案。

交流行程規劃
日期 課程/活動內容 師資 地點
2023-05-28
出發前往日本關西機場。
走訪:奈良公園、東大寺。
體驗:環境生態-餵鹿餅、特色和食-懷石料理
日本昭和中學校長、老師及正德國中校長、老師。
日本
2023-05-29
入班交流:全天大阪市立昭和中學
(時間:8:50~16:00)
走訪:鄰近社區及天王寺動物園
體驗:自助售票機及搭乘日本電車
日本昭和中學校長、老師及正德國中校長、老師。
日本
2023-05-30
入班交流:全天大阪市立墨江丘中學(時間:8:50~16:00)
走訪:住吉區役所
體驗:自助售票機及搭乘路上電車
日本昭和中學校長、老師及正德國中校長、老師。
日本
2023-05-31
走訪:池田日清杯麵博物館、大阪城
體驗:和服穿著、手做泡麵
正德國中校長、老師。
日本
2023-06-01
走訪:住吉大社、堺市役所21階展望廳、堺傳統產業會館
體驗: 單節式電車、泉南MALL商業經營模式
正德國中校長、老師。
日本
行政及夥伴關係  課程及教學實施  評估及修正機制
  1. 由校長召集國際交流計畫任務小組召開返國檢討會議。 
  2. 由帶團教師集合交流學生說明返國後應完成之成果發表任務,並研商發表會呈現方式、時間、地點及邀請對象。 
  3. 由行政組邀集參與交流學生家長到校進行國際交流計畫返國檢討會議, 並邀請家長參加成果發表會。

赴日本姊妹校國際交流計畫參訪成果發表課程

  1. 返國後完成交流手冊書面報告並製作成簡報檔案。
  2. 交流學生先以分組先進行團員間成果報告及分享。
  3. 交流學生分梯次利用週會時間及各班班級自治會議時間進行全校或班級成果發表會。
  1. 能確實完整撰寫或影像紀錄赴日本國際交流計畫所見所聞之成果報告。
  2. 能以多媒體配合口頭報告形式進行成果報告與分享。 
  3. 能與全校師生分享出國交流心得感想,拓展全校師生國際視野及姊妹校之現況。

修正機制 : 

  1. 批閱後如發現學生交流成果手冊內容過於簡略或未符合撰寫內涵則予以退回並限期修正。 
  2. 召開行政團隊及出訪師生返國檢討會議,修正國際交流計畫計畫及執行方式,以提供未來執行國際交流計畫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