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應國際教育議題實質內涵
彰顯國家價值
尊重多元文化與國際理解
強化國際移動力
善盡全球公民責任
示範教學活動與評量 6
設計理念
相關領域
自然科學
上課節數:3節
年級:7年級
國際教育議題實質內涵
學生學習目標
總結性評量
藉由課程引導了解氣候變遷對全球環境及生物的影響,全班討論提出一份減緩氣候變遷的行動方案。
活動一:探究與省思-氣候變遷的影響(1節)
- 請學生觀賞一段影片"北極熊棲地破壞"並討論影片內容。
- 請學生寫出在影片中看到什麼?你覺得影片要告訴我們什麼訊息?為什麼要傳達這個訊息?
- 教師總結學生報告內容。
- 氣候變遷除了影片提到的現象外還會造成那些影響?這些影響是對一個國家的影響還是很多個國家的影響。
- 教師總結:全球生態環境改變及極端氣候造成的各種現象:極高溫、極低溫、旱災、暴雨、暴風雪、冰山融化、海平面上升、生物遷移、農作物減產、傳染病增加。
- 提問:氣候變遷暖化是當今人類面臨的重要議題,因為氣候變遷全世界已經投入相當多的人力與資源在研究與改善目前地球面臨的危機,為什麼要積極改善?以農作物減產為例,請學生想想如果放任不做任何補救措施,會對個人、國家及全球造成怎樣的影響?
學習目標
國J10-1
學習評量
- 分組發表:從影片看到那些訊息?
- 生物多樣性的危機學習單:了解氣候變遷的影響。(學生上網查資料回答)
活動二:探究與省思-氣候變遷與全球的關係(1節)
2.依據學生歸納之目標重點,提供各國在農業調適上因應氣候變遷的案例,分組個別討論一個國家的案例,討論內容包含:
(1)該國面臨何種氣候變遷帶來的問題?為什麼?
(2)該國如何因應氣候變遷帶來的問題?
(3)此種方法能有效解決問題嗎?有什麼問題是該國無法靠一己之力解決的?
3.各組報告討論結果,老師透過統整表格,比較各國因應氣候變遷之情形,並反思氣候變遷國際合作的重要性。
4.2015年195個國家通過了巴黎協議,其主要內容包含:
(1)地球氣溫上升幅度控制在攝氏 1.5 度到2度間。
(2)將減排義務國擴及到中國、印度。
(3)提供氣候變遷資金 4.2050 達到溫室氣體排放和自然吸收之間的平衡。
(4)各國同意訂定每5年減排目標。
(5)納入「損失和損害」條款。
5.角色扮演活動:讓學生透過角色扮演思考下列問題藉以感受各國的處境,引導提問如下:
(1)你是一個國家元首參與上面的規範會影響自己的經濟發展也要參與嗎?
(2)如果不參與對全球有甚麼影響?
(3)你覺得各國能達成巴黎協議的內容嗎?
6.學生分享討論後,教師統整並引導反思氣候議題的複雜性,牽涉全球社會及經濟發展等因素,賴以跨國公民及政府共同合作及共識。
學習目標
國J10-2、國J10-3
學習評量
分組發表:比較各國因應氣候變遷之情形。
活動三:規劃與實踐-做一件事情減緩氣候變遷(1節)
個人規模 | 國家規模 | 國際規模 |
(1)有人站出來呼籲群眾與政府重視氣候議題是一個管道。(格雷塔.桑伯格(Greta Thunberg)的故事)
(2)有些人走進相關產業努力找出更適合的能源與營運模式。
(3)有些人在生活中節能減碳。
2.根據討論全班共同規劃一個減緩氣候變遷的任務,規劃內容包含:
(1)行動任務減緩何種氣候變遷的目標?
(2)具體的行動策略。
(3)行動任務預計影響的規模。
(4)評估行動影響力的方式。
3.具體實施後,共同討論目標達成情形,並檢視行動方案之影響力,反思行動是否有助於SDGs目標13的達成。
學習目標
國J12-1
學習評量
行動規劃:提出一個全班能一起完成的行動方案。
檔案下載
設計理念
相關領域
語文、綜合活動
科別/專門學程名稱:彈性課程—Fact・翻轉課程
上課節數:7節
年級:8年級
國際教育議題實質內涵
學生學習目標
總結性評量
透過Leave No Trace探索人與環境的關係,並思考LNT在地實踐方案,針對「無痕山林」、「無痕海洋」、「無痕城市生活」規劃並執行友善環境活動,落實公民關懷並反思國際與在地的環境永續行動。
活動一:LNT Know how 緣起(2節)
- 認識台灣的美-國家公園
- 播放:「澳洲森林大火」案例影片帶入全球環境議題,探討氣候變遷與人類對環境的影響。
- 教師提問:是什麼造成澳洲森林大火?由誰造成?
- 體驗活動:每人使用一支登山杖,行徑再泥巴路上50公尺,回頭看路徑上因登山杖造成的破壞坑洞,並在一分鐘內進行修復。
- 教師提問:如何使用登山杖能降低對環境的破壞?
- 為了防止環境被破壞,教師說明Leave No Trace概念與歷史緣起。
- 教師提問:猜猜看這個概念源自於世界的哪一個國家?
- 教師介紹七項Leave No Trace原則。
學習目標
國J03-1、國J08-1、國J10-1、國J10-2
學習評量
第一節
- 活動紀錄
- 能說出一個國家公園的特色。
- 選擇做出維護國家公園的行動,並獲取勝利。
- 雙語發表:能列舉出三項可能造成澳洲森林大火的原因。
- 活動紀錄:能修復環境被破壞的速度。
- 雙語發表:能說出Leave No Trace 的源起國家。
- 學習單: 能翻譯七項Leave No Trace原則。(森林守護者與LNT行動方案學習單)
活動二:LNT I think 思辯(2節)
- 各組抽一種「LNT環境議題情境卡」與角色。
- 環境議題思辨活動。
I am for a human position because…
I am for the environment position because…
2.觀眾選邊與意見表達。
I agree on _____ because __________.
I disagree on _____because _________.
3.學生將該議題與LNT原則配對並闡述原因。
I think the issue is related to number ____ because_____.
4.七項LNT原則在地化應用。
(1)教師複習七項LNT原則內涵。
(2)將學生分為6組,各組提供一個LNT情境,請學生比較國內外案例並思辨七項LNT原則在台灣在地化應用的調整:
LNT3:在美國國家公園中的廁所相較台灣在山上的廁所,有較完善的糞便與衛生紙處理方式也不容易有異味,但台灣的環境較為潮濕加上大家對衛生紙與垃圾留在高山裡消化速度的概念不當,導致片地小白花的現象,你認為在台灣可以怎麼做解決這樣的環境亂象?
LNT5:在美國國家公園中提倡生火完要不留痕跡,在台灣原住民卻希望生完火的痕跡延續留用,你認為為什麼有這樣不同的觀念呢?
LNT6:在美國、加拿大的國家公園很容易看到不同的動物在公園內出現,也更重視與動物保持距離避免攻擊行為,甚至在有熊國度對食物留存會有很嚴格的控管,甚至有氣味的東西都要放進熊罐。反觀台灣的動物已經被餵食習慣反而會靠近人類搶食,你認為這要怎麼改善?
a.這個情境對應於哪一項LNT原則?
b.案例中外國與我國主要的差異為何?為什麼會有如此差異?
c.外國的案例中是否有可以學習借鏡之處?
d.我國要落實該項LNT可以如何實踐?
(4)小組討論後發表,教師可在黑板上以表格記錄學生討論內容,統整討論內容:
案例 | 1 | 2 | 3 | 4 | 5 | 6 |
LNT 原則 |
||||||
案例 差異處 |
||||||
國外可 借鏡之處 |
||||||
我國如何落實 |
(5)反思LNT原則落實在地脈絡可能要考慮的文化及環境條件。
學習目標
國J08-2、國J10-3、國J12-2
學習評量
活動三:LNT I do 承諾與實踐(3節)
- 回顧LNT七項原則,以國外推動為例:
LNT概念的宣揚,除各國主要管理單位外,其他聯盟機構也都盡全力協助傳遞。郭育任舉了美國幾個相關單位為例,如著名的汽車製造商,為擔心四輪傳動越野車可能對環境造成的破壞,於是製作印有「成人版」與「兒童版」的準則貼紙, 讓民眾在駕駛車輛時,能將準則貼附在前窗玻璃上,時時提醒各年齡階層的人重視無痕運動。
另外,像是美國最大的戶外遊憩用品公司,於位在西雅圖的層樓店面裡,與美國國家公園署、林業署、土地管理局、漁類與野生動物保護署等合作,設置環境資源及的「諮詢櫃台」,讓喜愛走進大自然的民眾能在購買戶外活動用品時,就能潛移默化地習得的觀念,汲取正確知識、養成習慣。
近來,已成為一種國際化的運動,像是英國、加拿大等地也因與美國分支合作,所以其國家步道系統也大都採行美國制定的準則。以遊歷澳洲大堡礁國家公園為例,就是以生態旅遊的方式融入的概念,在搭乘往大堡礁的遊艇船上,就會播放生態維護須知,要求浮潛時不得碰觸珊瑚礁、不可餵食魚蝦、不能使用洗髮精及沐浴乳等清潔用品,即在尚未登島前就開始告知生態保育的要點。登島後,隨處可見以各種語言組成的解說告示牌,時時提醒遊客遵守相關法則;在旅遊過程中,當地解說員還會不斷灌輸生態保育的觀念,讓人不由得更加謹慎、自我約束行為。
另外,到歐洲、印度、尼泊爾、巴基斯坦等國家登山,為了保護山林資源,也都各有其嚴格的管理制度。郭育任以東南亞第一高峰的神山為例,想挑戰海拔公尺的神山,除了事前須經申請,由管理處將每名登山客配屬名當地嚮導帶領外,每位登山客還需配戴印有編號、姓名等資料的吊牌,以落實生態及遊客安全上的管理措施。郭育任表示,吊牌是為了方便嚮導辨識,並在經過重要關卡時, 可由駐地人員登記控管往返人數,以妥善管理承載遊憩量及生態資源保育。
參考文章來源:連結。
- 反觀國外推動案例與成果,比較台灣與國外的不同,從遊戲體驗中感受對環境友善與不友善所造成的後果,也調整符應台灣實踐之內容,發展「無痕山林」、「無痕海洋」、「無痕城市」等承諾與實踐內容。
- 「無痕山林」活動遊戲體驗: 透過「森林守護者」遊戲體驗建造山林、森林復育及動物野放的過程,並扮演巡山員的角色試圖對抗森林大火與山老鼠。
- 「無痕山林宣示」:在學習單寫下針對在山林活動或露營時,能做到的三件友善環境的行動。
第六節
- 「無痕海洋」活動遊戲體驗: 透過《海洋危機》小組內共同合作,找尋海洋保育問題的解決之道,透過清理垃圾、資源回收、源頭減量與綠色科技研發等方式保衛海洋。
- 「無痕海洋宣示」:在學習單寫下針對在海洋活動時,能做到的三件友善環境的行動。
- 「無痕城市宣示」: 搭配學校隔宿露營活動思考如何在生活中實踐無痕城市生活,寫下能做到的三件無痕生活行動。
第七節
- 實踐分享:抽數字卡,每人依序分享「無痕山林路營」、「無痕海洋」、「無痕城市」實踐成果。
- 反思回饋:每人抽取一張反思卡,反思行動實踐的過程,並分享實踐的項目與成效。
學習目標
國J12-1、國J12-2、國J12-3
學習評量
- 學習單:Leave No Trace「I DO 我承諾」行動學習單依據LNT七項原則,針對「無痕山林」、「無痕海洋」、「無痕城市生活」寫下各三項在地友善環境行為。
- 雙語發表:分享無痕山林、海洋、城市生活行為實踐成果。
設計理念
相關領域
社會
上課節數:5節
年級:7年級
國際教育議題實質內涵
學生學習目標
總結性評量
- 完成課堂任務單(個案大解密),分析個案事件的始末、目前所遭遇的困境、困境源自於何處、哪些權利受到侵害等,進行口頭分享,並反思個案中令你特別注意或令你覺得驚訝之處。
- 理解人權重要性及同理人權迫害個案的處遇,並完成明信片撰寫,為權利發聲。
活動一:人權知多少(2節)
一、引起動機:以黑奴制度、女性參政權制度為例,思考人性尊嚴的價值及重要性。
1.從遭受欺凌與侮辱的黑奴制度開始談起,並觀看電影《姊妹》中文預告片,從中思考討論:
(1)看到了哪些黑人幫傭被不合理對待的場景?
(2)雖然是人,但是否過著有意義、自由及尊嚴的生活?
(3)權利應該要因「種族」而有所不同?
參考資料:《姊妹》中文預告片。
2.再談到第一次世界大戰前的女性參政權,歷經40多年終於在1920年8月18日美國正式通過第19號修正案,開放女性投票權,並以現今沙烏地阿拉伯「男性監護人制度」為例,思考討論:權利應該要因「性別」而有所不同?
參考資料:女性受限多 沙國鬆綁「男性監護人制度」。
二、發展活動
1.人性尊嚴的維護與人權的意義
分組思考討論:人性尊嚴是「天生固有」,還是需「後天努力」才能得到?民主憲政國家中,人性尊嚴的精神應如何受到保障?
2.法律層面對於人權的保障
(1)人權的保障,認識1948年第一份保障人權的《世界人權宣言》起源與內涵,並請學生思考覺得《世界人權宣言》中哪一條權利最重要?原因為何?以及與前述舉例的黑奴制度、女性參政權,可對應到《世界人權宣言》中的哪些權利受到侵害?
(2)認識1976年訂定的《公民與政治權利國際公約》與《經濟社會文化權利國際公約》兩公約的內涵。並從我國在法律層面對於人權的保障方式,以我國訂定《兩公約施行法》為例進行與國際人權保障的連結。
(3)我國《憲法》對人權的保障內容。
(4)呼應聯合國《兒童權利公約》,介紹針對兒童所保障的權利內容。
三、統整活動
《憲法》第七條:「中華民國人民,無分男女、宗教、種族、階級、黨派,在法律上一律平等。」只要生而為人即享有人權,甚至透過法律的制定保障人權,然而,若人們遇到不公、不義時,該怎麼辦呢?保持沉默,還是勇於反抗?
第二節
(可結合國際特赦組織寫信馬拉松活動,申請教材工具包進行課程使用)
一、引起動機
以國際人權組織「Article19」於2021年公布的全球「言論自由」評比報告為例,在普世人權概念之下,實際各國的言論自由現況卻是如何?
參考資料:國際人權組織言論自由評比:近2/3國家限制武肺報導。
二、發展活動
1.觀看個案影片:【2021寫信馬拉松】中國/張展:報導COVID-19的真相讓她遭受關押。
思考討論:人權捍衛者想反抗的是什麼?用了哪些方式來反抗?反抗,應該付出代價嗎?
(此部分的個案影片可搭配國際特赦組織年度個案影片進行引起動機的引導)
2.認識國際特赦組織。
3.寫信馬拉松活動介紹:為什麼要寫信?寫信,有用嗎?
影片:寫信馬拉松如何運作?看看你寫的信如何發揮作用!
4.寫信救援成功案例分享。
影片:【2021寫信馬拉松】貝爾納多自由了!他想親自傳達對你的感謝。
三、統整活動
提供國際特赦組織寫信馬拉松活動網站,鼓勵學生可先自行上網瞭解當年度人權個案內容。
學習目標
國J01-1、國J11-1
學習評量
針對人性尊嚴的重要性與人權間的關係、人權捍衛者的行動影片進行問題思考與討論,且能發表討論結果。
活動二:人權世界觀(2節)
一、引起動機
張貼當年度人權個案海報於黑板上(或製作成簡報),讓學生能快速瀏覽個案人像海報,引起學生對於個案的興趣。
二、發展活動
1.人權迫害個案簡介
◆結合世界地圖,瞭解現今人權迫害現象多發生於哪些國家(洲)。
◆思考與討論迫害現象發生的可能原因。
2.人權迫害個案研讀
(1)兩人一組,研讀一則人權個案,並完成課堂任務單(個案大解密)。
(2)課堂任務單(個案大解密):
-個案姓名(原文)、國家
-個案的身分
-個案事件的始末
-目前所遭遇的困境
-困境源自於何處
三、統整活動
確認課堂任務單(個案大解密)完成的進度,並預告下一節課中需完成剩餘部分。
第四節
一、引起動機
拿出上一節課未完成的課堂任務單。
二、發展活動
1.課堂任務單(個案大解密)完成。
-對應《世界人權宣言》哪些權利受到侵害?
-個案中令你特別注意或令你覺得驚訝之處?原因為何?
2.人權迫害個案分享及個案統整。
01各組口頭分享個案目前所處的境遇、事件發生的始末、目前所需的幫助為何?
02於黑板上將個案彼此間的共同性進行統整、歸納與討論,統整個案所遭遇的國家、困境、受侵害的權利統整活動。
3.預告下一節課明信片撰寫的任務,以及可攜帶美編文具美化明信片。
學習目標
國J08-1
學習評量
針對個案發生的國家、原因進行問題思考與討論,且能發表討論結果。
【總結性評量】
完成課堂任務單(個案大解密),分析個案事件的始末、目前所遭遇的困境、困境源自於何處、哪些權利受到侵害等,進行口頭分享,並反思個案中令你特別注意或令你覺得驚訝之處。
活動三:Write for Rights(1節)
拿出上 一節課中完成的課堂任務單,回顧自己所挑選的人權迫害個案所發生的困境。
二、發展活動
1.寫信馬拉松明信片撰寫。
明信片撰寫內容引導(可運用課堂任務單-個案大解密作為明信片撰寫內容的引導)
-決定寫信的對象(個案當事人或政府當局)
-個案發生了什麼事,讓你有什麼感受?
-給當事人的支持鼓勵或給政府當局的訴求
- 署名
2.明信片撰寫內容編稿。
明信片撰寫內容謄稿及美編(可以中文、英文、圖畫方式呈現)
三、統整活動
明信片成果及成功案例分享。
學習目標
國J11-2
學習評量
理解人權重要性及同理人權迫害個案的處遇,並完成明信片撰寫,為權利發聲。
檔案下載
設計理念
課程以綜觀SDGs三大面向為架構,並以國際新聞作為媒材,帶領學生自SDGs三大面向:社會進步、經濟成長及環境保護等面向來分析新聞議題。配合九年級地理課區域地理的講授,課程探究範疇鎖定於非洲及美洲的區域範疇;其中因這兩個區域擁有世界三大雨林分布區之二,為談及氣候變遷保護行動的重要地區,另外在歷年寫信馬拉松活動進行時,這兩個區域也有諸多需聲援案例,期望藉由此兩區域內的國際新聞議題,統整永續發展三大面向全面的討論。
課程首先奠基於學生的學習經驗,複習永續發展17項的目標意涵,並進一步討論17項目標的關係,勾勒出聯合國永續發展目標的完整圖像及主要的三大面向。活動二藉由國際新聞九宮格,讓學生分組探究國際新聞中的永續發展議題,透過跨區域相同議題的比較對話,思考永續發展議題的國際關聯及合作的可能性。最後,奠基於各組國際新聞及全球議題研討的結果,聚焦作為全球公民可能實踐的行動,希望學生連結自我經驗並以實際行動表達對世界的關懷。
相關領域
語文、社會
上課節數:3節
年級:9年級
國際教育議題實質內涵
學生學習目標
總結性評量
學生以小組的形式,選擇非洲及美洲區域內一則國際新聞,進行探究及分析,並彙整成口頭報告。報告內容需包含國際新聞議題簡介、新聞對應的永續發展目標、議題跨國比較分析,以及提出可能的行動方案。
活動一:SDGs面面觀(1節)
1.學生曾在七、八年級體驗過的課程,包含角色扮演、做一件事延緩氣候變遷、LNT及寫信馬發松等。以這些課程為範圍連結學生的舊經驗延續討論,將這些課程做歸納,連結SDGs所涵蓋的議題面向。
2.帶學生以社會進步、經濟成長及環境保護三個面向重新理解學過的17項目標,強化統整SDGs的學習,預備下一節課閱讀新聞時以17項指標及三大面向的脈絡來檢視新聞。
3.分組以小組討論方式完成學習單,學習單為學生舊經驗的議題與SDGs內涵三大面向連結的問答,並有17項指標的中英文內容的內涵。
學習目標
國J08-1、國J10-1
學習評量
2.完成學習單上關於SDGs三大面向的問題。
活動二:新聞導讀與討論(1節)
1.配合學生社會領域學習階段的學習內容,故選擇非洲或美洲新聞影片一兩則來播放(新聞九宮格之一),請學生可做簡單紀錄,播放完畢視時間請學生分組討論發表新聞摘要或自己的看法。
2.請學生查新聞或資料一至二則,寫下標題。先指定學生查詢的新聞須包含一項環境議題,其他可自由補充,或老師可製作簡報引導可查的關鍵字讓學生更聚焦,例如:
(1)該地環境問題與臺灣的關係(基礎建設、農業技術資助、臺商投資等)。
(2)全球極端氣候在非洲與美洲跟在台灣各可能出現的狀況與關係,包含糧食缺乏、物價上揚、救治氣候災害等,承接主軸一七年級氣候變遷的課程繼續延伸深入探討。以氣候異常造成農作歉收接連影響全球物價為例,加強學生全球各國為一體的地球觀。
(3)該國家的人權、社會問題,接續(1)(2)點農作的欠收、糧食的短缺的情況,此現象在這些國家更會凸顯出不均與不公。
以上的補充可由老師自由發揮及延伸,並在學習單上記錄下來。
3.各組學生討論完新聞內容與影響後,請學生歸納這一兩則新聞與SDGs的分項指標關係,可引導學生從終結貧窮、零飢餓等指標開始。
4.教師可引導至第十七項指標夥伴關係,強調國際間互相援助的重要性。並帶出"Taiwan can help"的精神與價值;並引導學生連結到17項發展指標。強化學生連結17項重要指標與世界各國都有相互關聯的意義性。
5.請小組針對永續發展議題做討論,討論的主要方向為以臺灣國中生的身分可以關心或採取的行動。(如參加寫信馬拉松、或響應世界展望會的各種活動之實際作為或綠色生活訂定等行動方案)
學習目標
國J12-1、國J12-2
學習評量
2.學習單上行動方案的訂定內容與可實行性。
3.口語表達。
活動三:發表分享與焦點討論(1節)
1.請小組發表分享上一節課各組的新聞分析及行動方案,同時請下一組同學給予前一組簡短的回饋與欣賞。
分享內容包含:
(1)國際新聞議題簡介
(2)新聞對應的永續發展目標
(3)議題跨國比較分析
(4)可能的行動方案
2.教師統整並檢核每一組分享的國際新聞內容行動方案與SDGs的關聯性。
3.請同學將其他組的國際新聞填入完成(九則)九宮格。
4.視情況教師配合地圖找出該則新聞區域位置並分析環境特徵做為最後的統整。
學習目標
國J12-2
學習評量
2.新聞學習單及行動方案學習單完成。
檔案下載
設計理念
相關領域
語文、社會
上課節數:6節
年級:7年級
國際教育議題實質內涵
學生學習目標
總結性評量
學生以小組形式,運用課程所學節慶知識設計,並回答他組設計的問題;問題設計需展現該文化特色,且避免文化刻板印象及偏見,以表達對於不同節慶文化的尊重及欣賞。
活動一:Naadam Festival 那達慕大會(2節)
(教師提醒學生觀察影片中蒙古地理及文化背景)
(1)教師提問:Do you like festivals?What do you think about festivals?
(2)觀賞完此網站中影片後介紹當中的句子及單字,如:運動項目horseracing,wrestling and archery.
2.藉由文章及學習單介紹Naadam與文化的關聯性grassland culture, economy and information.
(1)教師提問:How do sports relate to culture in Naadam?
(2)教師可先提示:蒙古人遵循特殊的儀式和運動規則,如:穿著獨特的服裝、使用特殊工具和運動器材,且鼓勵所有人積極參加那達慕大會,促進社區參與和團結,並將讚美歌和詩歌獻給選手們,重視程度可見一斑。
(3)學生兩人一組討論,完成學習單上的問題。
3. 分組發表結果。
4. 老師總結:那達慕大會的儀式和風俗,突顯了遊牧民族對自然和環境的尊重,且藉由喜愛的活動聯繫民族的情感。
學習目標
國J05-1
學習評量
1. 學習單撰寫(The best festival in the world)。
2. 分組口頭發表。
活動二:Sky Mending Day 天穿日(2節)
(老師提醒學生可回想國小社會課或本土語課學過的客家文化概念)
(1)教師提問: Do you know Sky Mending Day before? What do you do on this Day?
(2)老師可先提示: 對早期的客家民族而言,天穿日這天,男不耕田,怕鋤地會使大地漏水,而女不織衣,是怕穿針刺破天堂,就算天穿日賺的錢也都會漏光,因此天穿日是不工作的,也有天穿日唱山歌及吃炸年糕的習俗。
(炸年糕就是祭拜女媧娘娘的祭品,象徵將天空漏洞補起來的五色石)
2.客家天穿日英文文章閱讀。
教師提問: Can you come up with the similarity and difference between Sky Mending Day and Naadam?
3.學生兩人一組,討論天穿日文化上的意義,並比較那達慕與天穿日的異同,用Compare & Contrast圖表學習單。
4.分組發表結果。
5.老師總結:那達慕與天穿日都是民族中傳統且受重視的節日,主要的精神在於將大家聚集起來藉由一起進行喜愛的活動,來鞏固並提升情感。活動內容則是根據民族特性而有所不同。
學習目標
國J05-2
學習評量
1. 學習單撰寫(The best festival in the world)。
2. 分組口頭發表。
活動三:Activity Design 活動設計(2節)
2. 全班分成六組,每組選定一個節慶(國內外皆可),並以該節慶為主軸,運用平板或電腦找資料,設計五個問題題目與答案。(問題與老師討論過,至少有兩題須與文化有相關)
3. 分站闖關---每組留一人當關主,剩下學生拿著闖關卡(一組一張闖關卡)至各站闖關回答問題。每對一題得一分,最高得25分。
4. 老師公布名次並總結。
分享每一組與文化有關的題目,並點選學生做回饋。老師一邊提點節慶與國家的文化有密不可分的關係,且節慶也是聯繫情感的重要橋梁。
學習目標
國J05-3
學習評量
1. 設計題目。
2. 回答別組設計的題目。
設計理念
相關領域
語文、健康與體育
上課節數:4節
年級:7年級
國際教育議題實質內涵
學生學習目標
總結性評量
學生以小組的形式,運用奧林匹克精神的價值與原則,以雙語分享校慶運動競賽奧運精神實踐歷程。
活動一:古代與現代奧運精神知多少(2節)
◆以古代奧運會與現代奧運會為例,比較古今奧運會的差異性。(Take the ancient Olympics and the modern Olympics as examples to compare the differences between the ancient and modern Olympics.)
二、奧林匹克精神之價值。(The value of the Olympic spirit.)
◆奧林匹克精神的定義及價值。(The definition and value of the Olympic spirit.)
◆奧林匹克精神五大原則(The five principles of the Olympic spirit.)
(1)參與原則(Principle of participation)
(2)競爭原則(Principle of competition)
(3)公正原則(Principle of justice)
(4)友誼原則(Principle of friendship)
(5)奮鬥原則(Principle of struggle)
三、我國奧運金牌選手影片介紹與反思。(The introduction and reflection of the national Olympic hero movies.)
◆以我國奧運舉重奧運金牌選手,郭婞淳為例(觀看影片)。
影片:郭婞淳:有多少成功的甜美,背後就有多少失敗的掙扎以及代表國家的心境。
◇教師提問:(分組上台用英文報告)
Q1.請學生分享金牌選手思考分析我國舉重項目在國際賽事上的角色,如何在競爭與合作的運作中,發揮台灣優勢。
◇教師提問:
Q2.請學生分享郭婞淳選手,在影片中提到沒有舉重,她還可以學習什麼?
◆以我國奧運比賽,羽球銀牌選手戴資穎為例(閱讀文章)。
文章:https://www.marieclaire.com.tw/lifestyle/news/59210。
◇教師提問:
Q1.請學生分享銀牌選手戴資穎,輸給陳雨菲,榮獲銀牌。她如何在失敗中,發展出的國家意識感?
◇教師提問:
Q2.請學生分享戴資穎選手,在文章中如何正向自我談話?
四、遵循奧運精神與原則, 思考校慶運動競賽的實踐歷程。(分組討論)
(Follow the Olympic spirit and principles, and think about the practice course of the school field day.)
◆練習及比賽過程中,所遇到的問題?( What problems will you encounter during the practice and competition?)
◆這些問題有哪些方法可以解決?( What are the ways to solve these problems?)
◆哪一個策略方案是最有效的?( Which strategy is the most effective one?)
學習目標
國J02-1、國J02-2
學習評量
1.雙語發表:回答奧運精神價值與原則。
2.學習單(雙語)依據奧運精神之原則,以校慶運動競賽為例, 書寫實踐歷程。(SIEP奧林匹克學習單)
活動二:奧運世界觀(2節)
- 練習及比賽過程中,所遇到的問題? (What problems will you encounter during the practice and competition?)
- 這些問題有哪些方法可以解決? (What are the ways to solve these problems?)
- 哪一個策略方案是最有效的? (Which strategy is the most effective one?)(參與原則、競爭原則、公正原則、友誼原則、奮鬥原則)(Principle of participation, competition, justice, friendship, and struggle)
學習目標
國J08-1、國J08-2
學習評量
雙語發表:分享校慶運動競賽奧運精神實踐歷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