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交流前準備及處理工作事項
行政及夥伴機制 |
課程及教學實施 |
評估及修正機制 |
|
|
|
(二)遴選交流學生
學生資格:保障弱勢生1位 |
|
遴選條件 |
|
遴選方式 |
|
(三)行前課程規劃
課程內容與主要活動 |
科目 |
實施時間 |
|
綜合 |
12月份,共2節 |
|
歷史 |
3月份,共4節 |
(1) 介紹臺灣及德法之各種材質運用於宗教建築、壁飾、窗戶與屋頂等之藝術表現技法。 (2) 介紹臺灣及德法之宗教建築風格。 (3) 引導學生以文化學習為主題,從現代藝術的發展趨勢回溯文化之本質,理解潮流與傳統之相承與相悖之處。 (4) 從「全球觀察」引導學生探討臺灣與德法宗教文化衍伸的藝術差異性與特殊性。 (5) 從「在地思考」引導學生探討臺灣宗教文化之多樣性。 |
美術 |
3月份,共8節 |
(1) 參訪臺灣重要寺廟古蹟。(6節) (2) 參觀臺灣藝術家之視覺影像創作展。(6節) (3) 辦理臺灣寺廟古蹟建築相關結構體及建築形式影像紀錄之教學活動。(6節) (4) 辦理臺灣視覺藝術創作家攝影展覽參訪及外聘視覺影像創作藝術家講座。(6節)
(1) 辦理外聘講師講授立體雕塑創作應用技法。(4節) (2) 辦理外聘講師講授視覺影像創作(攝影)技法。(10節) (3) 辦理外聘講師講授視覺藝術專題創作、影像後製處理。(6節) (4) 辦理外聘講師講授藝術專題:繪畫與觀察創作之應用。(6節) |
美術 |
2-5月份,共50節 |
以國際或全球議題為範疇進行歐洲與臺灣在宗教文化之相關藝術上異同分析。(8節)
指導學生進行視覺影像及色彩繪畫創作及學習成果展示。 (12節) |
美術術科及學科 |
7-11月份,共20節 |
|
社會領域 |
國際交流出發前1個月, |
(一)交流中準備及處理工作事項
行政及夥伴機制 |
課程及教學實施 |
評估及修正機制 |
維持國內外聯繫順暢 |
|
與當地人員每日確認次日行程並依據相關細節進行必要之修正 |
(二)交流行程規劃
詳見學生交流歷程
交流後準備及處理工作事項
行政及夥伴機制 |
課程及教學實施 |
評估及修正機制 |
|
|
辦理問卷調查及檢討會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