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校課程
特色課程
本校為高雄市鹽埕區唯一的國民中學,鄰近愛河、高雄港、亞洲新灣區與駁二藝術特區,2020年轉型為雙語特色學校,積極發展國際、科學與閱讀素養校本課程,本計畫「鹽埕探世界、愛河亮起來」即整合上述校本課程,規劃國際研討會發表活動,以期實現「深耕本土、鏈結國際」願景。
相關課程計畫
- 鹽埕風華魅力再現:結合本土文化與國際素養,聚焦於全球視野下的在地人文課程(「我愛鹽埕」課程計畫)。
- 守護河海珍愛地球:整合科學素養與國際教育,聚焦於SDGs永續指標之科學探究課程(「閃亮愛河」課程計畫)。
- 自主閱讀終身學習:統整閱讀素養與國際議題,聚焦於終身自主學習行動之閱讀課程(「愛上閱讀」課程計畫)。
教師社群
國際教育知能
- 國際教育學習情境規劃知能:配合教育部國際教育宗旨、本校國際教育發展目標與校本特色課程,進行校園國際教育情境規劃與佈置。
- 國際教育教學行政服務知能:設計與編製國際教育中英雙語教案與學習單,並將國際教育重要行事與教學活動資料雙語化,並透過校網進行公告。
- 國際教育議題融入領域課程設計:呼應國際教育實質內涵,規劃辦理學校在地特色(鹽埕與愛河)主題課程活動,強化在地認同與理解,並設計與發展國際教育議題融入領域課程。
- 跨域國際教育主題課程研發:辦理教師國際教育課程設計成長與共備研習,推動與獎勵以SDGs永續指標及全球重要議題為主題之跨域國際教育課程教案設計與實施。
- 國際姐妹校共學與文化課程研發:結合國際姊妹校教師群進行教學共備,透過實體互動或視訊媒體討論與規劃SDGs主題課程,以引導學生進行探究與共學,並能完成線上表單、學習單或作業作品。
- 跨國學生實體與線上國際研討會指導:鼓勵本校教師與國際姊妹校教師共同指導兩校學生探討ASEP國際研討會主題,除透過實體或線上視訊進行討論,更組隊參與研討會,並將參與歷程進行發表以推廣研討成果。
- 國際學伴課程交流活動推展:透過國際學伴申辦與活動執行,提供本校學生與世界各國學生實體與線上交流管道與機會,除進行多元文化交流與主題學習活動,更藉此增進英語聽說讀寫能力,開拓學生國際視野。
- 校內外國際教育研習與課程共備:邀聘各縣市外推動國際教育專家學者,或校內外具國際教育教學經驗教師同儕,進行國際教育理念與教學實務講座研習或共備活動,提升教師國際教育相關 知能。
國際教育相關社群運作
- 「學校國際化推動小組」:為學校國際化推展最高組織,參加成員為校長、處室主任組長,主要任務為規劃學校國際交流事務。主要於學期初成立,人數約12名,並規劃其組織職掌與任務,且每學期定期召開小組會議,討論工作任務執行進度與策略。
- 「鹽中國際教育教師社群」:為國際教育校本課程發展社群,參加成員為執行國際教育教師代表,主要任務為依循本校國際化推動願景,研擬與推動國際教育課程。主要於學期中成立,依領域專長與社群目標推派教師6-10名參與,並召開社群精進會議。
- 「課程發展推動研發小組」:為協助推動國際教育組織,參加成員為校長、處室主任、教學組、註冊組與研發組,以及各領域召集人,主要任務為推動國際教育,含課程共備與教學設計、領域或跨域課程研發、觀課議課、教學專業與經驗傳承。主要於開學前一週成立,參加人員含領召共約20名,期初、期中與期末均召開課發會進行工作討論與成果評估。
- 「外師與英語文領域教師社群」:為英文專業諮詢社群,參加成員為外師與英語文領域教師,主要任務為提供本校相關國際教育社群課程英語諮詢。主要於學期初成立,主要針對英語相關諮詢與協助,開會時間與次數視相關任務與需求進行。
- 「國際研討會指導教師團隊」:為國際研討會發表指導教師社群,其特性為成員依研討會主題屬性不同而調整。如研討會探討主題為環保類,則指導教師團隊由自然領域或對該主題有研究之教師組成。主要於學期中成立,團隊人數含教務主任、研發組長、國際協辦、英語領召、外師與閱推教師等計6名,主要任務為指導學生發表國際研討會,屬浮動團隊,指導時段與次數主要依年度國際研討會發表期程與參與師生共通時段而定。
學生背景
多元文化背景
- 本校創校於民國57年(1968),學生來源主要為高雄市鹽埕區與鄰近跨區學子,幾乎為閩南籍(97%),少數為客家籍(3%)。後因歷經鹽埕埔人口老化與外移,加讓少子化因素,學生數銳減,但仍以閩南籍(約95%)為主,少數為客家籍(約4-5%)與原住民(含排灣族、阿美族、布農族等計1%)。
- 近三年學生來源日益多元,除原本學區與鄰近跨區學生(閩南籍約94%,客家籍約1%)及原住民學生(含排灣族、阿美族、布農族等約1%),來自大陸、印尼、越南、馬來西亞、泰國、菲律賓、埃及等學生日趨增加(約4-5%)。本年度報讀新生除上述國籍外,亦有來自日本與韓國等亞洲國家,使本校學生文化背景日趨多元。
國際交流經驗
- 本校與高雄日本人學校於1987年開始進行兩校互訪與文化交流,至今(民國111年)已歷經35年,可謂本校歷史悠久之國際夥伴學校。其交流方式為兩校校長與師生輪流至對方學校訪問,通常為一日的活動流程,包括中日兩國文化體驗,以及學校特色課程共學與實作,午間共同品嚐對方學校營養午餐與特色餐點,最後進行交換禮物儀式。歷年的兩校交流活動,均在雙方學生致謝詞中互道感恩之意,並期許友誼長存。
- 韓國大邱苞山中學校長與三十多名師生於2019年12月來訪,於高雄停留二週,並進行締結姐妹校儀式。本校家長提供寄宿家庭服務,兩校師生於本校校園停留一週,共同針對ASEP國際研討會議題進行討論,由兩校教師共同指導。研討主題為「網路霸凌」,採實體交流與現場發表方式,參加人員包括韓國姊妹校2名教師與5名九年級學生,與本校3名教師與5名七、八年級學生共同參與。
- 2020年因疫情因素,兩校無法進行實體交流,乃改採線上交流方式,共同組隊參加ASEP2020國際研討會,主題為「SDGs永續發展在地行動」。採線上發表方式,參加人員包括韓國姊妹校2名教師與7名八年級學生,與本校5名教師與7名七、八年級學生。
- 2021年仍因疫情因素,兩校無法進行實體交流,仍以線上交流方式,共同組隊參加ASEP2021國際研討會,主題為「後疫情時代下之學習轉變」。採線上發表方式,參加人員包括韓國姊妹校2名教師與八年級6名學生,與本校6名教師與8名七、八年級學生。
- 2022年尚因疫情之限,兩校暫無法進行實體交流,但本校教師與國際姊妹校仍以線上交流模式,準備國際研討會相關事宜。
外部資源
家長參與
- 支援國際姊妹校寄宿家庭接待事務。
- 進駐圖書館協助親師生書籍借閱事宜。
- 協助國際閱讀日漂書與好書交換活動。
- 擔任校園周邊交通導護與校園園藝志工。
- 協同指導本土夏日樂學走讀營隊。
- 協同指導新住民親子樂學課程。
- 協同指導多元展能英語樂學營隊。
社區與組織
- 國際姊妹校接待家庭組織。(人力資源來自本校家長與畢業生家長,不限性別、年齡、職業)。
- 圖書志工媽媽組織。(人力資源來自本校家長與社區人士,不限性別、年齡、職業)。
- 漂書活動與好書交換之圖書志工群。(人力資源來自本校學生家長與社區人士,不限國籍)。
- 本土夏日樂學活動講師群。(人力資源來自高雄鹽埕區專家耆老技師,如鹽埕與愛河文化專書作家群、高雄在地馬卡道導覽協會、捏麵人技藝講師、教育部閩南語高級認證與教支教師群、校外社團指導老師等)。
- 新住民語文樂學講師群。(人力資源來自教育部新住民教支教師群與本校新住民家長)。
- 多元展能英語樂學講師群。(人力資源來自外師、鄰近外語補習班專業外師與社區國小家長,不限校別或國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