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網站地圖
回網站首頁
教育部網站
常見問題
聯絡我們
登入計畫服務網
English
Japanese
搜尋
搜尋全站
搜尋
搜尋
教育部中小學國際教育全球資訊網
教育部中小學國際教育全球資訊網
The Ministry of Education's Website for International Education in Primary and Secondary School
認識教育部中小學國際教育中程計畫
計畫緣起
中小學國際教育實施現況與問題分析
中小學國際教育計畫目標
實施策略及方案
預期效益
網站介紹
推動團隊
國際及兩岸教育司
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計畫團隊▼
國際教育課程發展計畫
國際教育教師共備社群
學校國際化
教師及教育行政人員培力
國際架接及資訊網
高級中等以下學校國際教育交流聯盟
課程發展與教學
國際教育補助計畫-課程項目實作手冊
課程工具包檢索平臺
國際教育評量資源
國際教育白皮書1.0 課程與教學資源
聯合國永續發展目標課程方案
國際教育讀本
國際教育資源手冊
國際教育學校本位模組手冊
國際交流
國際教育補助計畫-國際交流項目實作手冊
國際交流工具包檢索平臺
國際教育評量資源
國際交流作業指引
學校國際化
學校國際化實作手冊
學校國際化補助實施計畫
學校國際化六大面向指標分類說明
學校國際化工具包檢索平臺
培力課程
教師及教育行政人員培力
教師及教育行政人員培力計畫簡介
講師培力營(中正大學主辦)
教育行政人員培力營
研習資訊
國際教育校長暨教師培力研習
共通課程講師培力營
分流課程講師培力營
教育行政人員培力營
校長培力
業務分享共備工作坊
中小學國際教育成果分享暨國際研討會
業務共備工作坊
成果專區
共通課程講師培力營
分流課程講師培力營
教育行政人員培力營
校長培力
業務分享共備工作坊
中小學國際教育成果分享暨國際研討會
講師資料庫
高級中等以下學校國際教育交流聯盟
高級中等以下學校國際教育交流聯盟設置要點
高級中等以下學校國際教育交流聯盟組織架構
聯盟簡介(New!)
國際教育旅行專案分享
新聞刊物(New!)
國際教育交流導航網站
臺灣
日本
韓國
先導行程規劃
北.中.南國立科學館主題學習活動
2023國際教育「SDGs倡議家」 臺日學生論壇
臺日教育交流20週年
20 週年紀念活動
日方受邀貴賓名單
有功人士、百年名校名單
三線參訪行程
專書
動靜態展
臺日教育交流20週年紀念活動(12/07直播)
國際交流櫥窗(TPSF)
什麼是國際交流櫥窗(TPSF)
上傳國際交流櫥窗(TPSF)資訊
搜尋國際交流櫥窗(TPSF)資訊
一般交流方案
臺日/臺韓 高中生國際教育旅行專案
明信片交流活動
國際交流櫥窗(TPSF)操作說明
相關法規
breadcrumb
首頁
工具包
高雄市立高雄高級工業職業學校
國際移動下灣島ㄟ綠色家園
:::
高雄市立高雄高級工業職業學校
工具包下載
工具包下載
課程概覽
情境分析與課程目標
學校資源盤點
國際教育現況分析
本學年度推動目標
組織分工
教學活動與評量
課程實施與成效評估
課程實施歷程
學生學習成果
成效評估
相關資源
:::
成效評估
目標一:
成立國際教育教師專業社群,厚植教師發展課程國際化,以及參與跨國課程合作模式的知能。
組成至少一個國際教育跨域共備社群。
已組成一個國際教育跨領域共備社群,人數計10人。
社群須有一般科目及專業科目教師共同參與經營。
社群教師來自國文科、英文科、地理科、歷史科、生物科、建築科、物理科。
社群能每月召開共備會議,研討國際教育課程計畫執行進度,建立資源共享平台。
社群每月(除了寒暑假外),皆召開共備會議,研討國際教育課程計畫執行進度,建立資源共享平台。
每年辦理至少兩場國際教育知能研習。
每學期至少辦理一場國際教育能研習。
每年邀請至少兩位國際教育專家進行輔導諮詢。
每學期邀請一位國際教育專家蒞校或進行線上輔導諮詢。
每月向校長及行政團隊於會議上報告國際教育業務;每學期向全校報告並檢討國際教育進度。
每月於行政會議上向校長及行政團隊報告國際教育業務;每學期向全校報告並檢討國際教育進度。
課程計畫中發展至少兩套需與國際夥伴學校共同完成學習任務之國際教育教案,與國際夥伴學校進行議題討論、意見回饋或共創專案。
發展出「低耗減碳的永續建築」、「灣島的綠能與建築」課程教案,並與國際夥伴學校共同完成學習任務,與國際夥伴學校進行議題討論、意見回饋或共創專案。
每一課程需至少有兩次與國際夥伴學校非同步影片交換或同步視訊交流之規劃。
每一課程最少有兩次與國際夥伴學校非同步影片交換或同步視訊交流,如111學年實體國際交流2次(參訪日本明石高校及參加WYM),與多次視訊回饋之互動。
目標二:
發展具技職教育特色的國際教育課程模組,引導學生從不同模式的學習課程中,培育彰顯國家價值的胸懷,跨文化理解的思維與態度,批判思考與問題解決的能力,以善盡全球公民責任。
學校國際教育課程計畫中發展至少三套分別對應與本校專業群科相關之國際教育議題教案。
發展出「漂流的異鄉人」、「全球永續環境與建築」、「福爾摩沙的永續環境與建築」三套課程,與本校專業群科相關之國際教育議題教案。
至少有兩套課程能引導學生運用自身技職專業解決全球永續發展問題。
發展出「全球永續環境與建築」、「福爾摩沙的永續環境與建築」兩套課程能引導學生運用自身技職專業解決全球永續發展問題。
穩定經營教師共備社群,學校課程尋求穩定經費來源。推廣校內國際教育課程。固定舉辦校內國際教育會議。聘請國際教育專家為校內教師增能。
教師共備社群自104年即已成形,學校課程尋求穩定經費來源,由優質化及相關計畫支應。為推廣校內國際教育課程,每年固定舉辦校內國際教育會議。聘請國際教育專家為校內教師增能。
每年申請學校本位國際教育計畫及相關國際教育計畫。
每年申請學校本位國際教育計畫及相關國際教育計畫。諸如111學年SIEP的國定課程(NC)、國際交流(IE),112學年國際教育精進計畫課程與學校國際化;以及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補助高級中等學校與國外校際合作推動線上教學實施計畫。
發展至少兩套融入國際議題之課程計畫中與教案,期能拓展師生國際觀。
發展出「漂流的異鄉人」、「全球永續環境與建築」兩套課程融入國際議題之課程計畫中與教案,期能拓展師生國際觀。
設計出至少一個提升英語及語文表達力為目標之課程。
「海洋環抱中的灣島(台灣)」中「灣島意象的留存」以雙語字幕或語言來記錄並錄製影片,將相關行動成果與姊妹校實地互訪或線上交流時分享,增進英語表達力。
「綠色家書」則著重在提升學子的語文書寫立及表達力。
依據課程目標及表現標準之設定,辦理一場能使學生動態展現學習成果的成果發表會,並邀請學校教職員及學生家長參加。
110學年時辦理「節能規劃設計與專題實作」課程動態成果發表會,並邀請學校教職員及學生家長參加。
辦理成果展,就發展之國際教育課程特色,將課程學習成果分享予全校師生。
110及111學年的「節能規劃設計與專題實作」作品放置校園中展示,將課程學習成果分享予全校師生。
學生超過八成在自評表強化職涯與國際社會連結的面向有進步的表現。
學生在自評表肯定職涯與國際社會連結的面向,高達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