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臺北市立景美女子高級中學

有愛無距:非洲國際服務學習課程

:::

課程與活動規劃

行政及夥伴機制

課程及教學實施

評估及修正機制

  1. 成立教師社群。
  2. 活動辦法擬定與宣傳。
  3. 甄選服務學習團學生。
  4. 召開獲選團員家長說明會。
  5. 非洲傳染病疫情了解與更新。
  6. 疫苗施打說明。
  7. 與院區協調前往服務時間
  8. 非洲交通安全性評估
  9. 標案規格擬定
  10. 辦理招標
  11. 辦理簽證
  12. 聯繫駐外使館與緊急聯繫窗口確認
  13. 辦理行前家長說明會
  14. 建立親師生聯繫社群
  15. 服務期間社群網站上活動相關資訊更新
  16. 相關成果資料彙整與成果發表、靜態成果展場地檔期等確認
  1. 了解當地教科書教學單元需求:與非洲當地院長、職志工及教師進行線上討論,了解當地開發教學單元教案的需求。
  2. 18週課程設計:透過教師社群討論,訂定一學期的課程大綱及內容。
  3. 單元共同備課:每週上課前,團隊利用放學後進行課程共備與演練。
  4. 協同教學與觀課:除當週講課教師,其他教師亦協同教學與觀課記錄。
  5. 單元議課與修正:教師於課後討論學生學習成效,修正教學策略。
  6. 教學評量與回饋:教師給予學生課堂學習歷程檔案質性評量與回饋。
  7. 線上師生社群經營:師生透過線上社群進行即時性的問題討論與回應。
  8. 課程與活動省思:統整師生課程回饋與省思,修正未來課程發展。
  1. 因應學校補考期程,建立境外補考機制。
  2. 因應疫情無法前往非洲執行服學任務,調整培訓課程及服學任務。

 

(一) 遴選交流學生方式

學生資格

保障弱勢生 1

  1. 高一學生27名。
  2. 保障弱勢家庭學生(具中、低收入戶證明者)1名,需參與面試徵選,於報名表單上註明身份即可。

遴選條件

  1. 基本資料(線上表單):學生詳述參與動機、對海外服務學習的想法與期待、家長支持度等。並請學生事前做功課,記錄下其對賴索托的認識以及最想親自去看、體驗、觀察、或是探究的問題。
  2. 團體面試:學生採跑關的方式進行,以學生的問題解決能力以及對自我角色在社會、世界的定位為主要的甄選依據。

 

(二) 行前課程規劃

1. 課程架構

主題名稱

有愛無距:非洲國際服務學習課程

課程理念

  1. 涵育學生能實踐:謙虛(Humble)、獨創(Original)、現場(Present)及同理(Empathetic),成為正向希望(HOPE)的世界公民。
  2. 走入國際,透過真實情境的實踐,練習正向思考與動手解決問題,給自己改變世界的機會。
  3. 培育謙虛好奇、全球關懷的倡議家。

課程思維

以設計思考的同理、定義、發想、測試及行動五大步驟作為教學設計指引羅盤

教學主題

培力課程

服務行動

議題深化課程
團體領導增能
學科領域課程

在地生活課程
文化藝能課程
科學資訊課程

服學任務

籌劃賴索托院童寒訓課程營
開辦賴索托教師培訓工作坊

服務對象

賴索托孤兒院童、部落孩童、院區教師

跨科/行政合作

國文科、英文科、社會科、自然科、藝能科、行政支援

 

 

2. 行前培訓課程

2017年起,本團服務學習活動正式課程化後,內容緊扣聯合國永續發展目標、賴索托ACC圓通學校在地資源,以及院區期待院童得以發展的技能。每一年領隊教師依據自身專長以及前述各面向,邀集校內教師進行協同教學,甚或開立工作坊等。每一年學生也在主軸清晰且目標明確的課程中,透過分組討論、小組合作與實際操作等方式,為ACC圓通學校院童(以下簡稱ACC院童)設計全方位且逐年優化的課程。

行前培訓課程自2017年發展至今已有成熟的模組,每年也進行滾動式修正,2021年初步規劃設計之行前培訓課程暫定如下:

課程編號

時數

課程/活動內容

師資

課程目的

1

2

國際志工概說+認識ACC、賴索托

黃贇瑾校長
陳鈞嗣老師

定位該課程之任務與學習歷程

2

8

PA團體動力

陳鈞嗣老師
吳淑敏老師

培養默契、創造最佳團隊

3

2

聯合國永續發展議題I

陳鈞嗣老師
林世恩老師

議題探究與自身連結

4

2

國際志工經驗座談

外聘NGO講師

志工經驗學習

5

2

非洲歷史與地理概論

楊惠如老師

認識非洲史地與文化

6

2

聯合國永續發展議題II:肥皂箱發表

陳鈞嗣老師
林世恩老師

議題探究成果發表

7

2

賴索托教科書單元分析與探討

吳淑敏老師
徐曉憶老師

教育服務課程教案設計之前置準備

8

2

服務課程主題與教案定調

劉慧平老師
徐曉憶老師

教育服務課程教案設計

9

2

攝影課程:專業影像紀錄培訓

江信良主任

影像紀錄專業培訓

10

2

教案發想、撰寫與修正I (一技之長)

劉慧平老師
徐曉憶老師

教案與課程設計

11

2

戲劇與藝術律動與大地遊戲

柳淑芳老師
溫貝琳老師

團體活動教案與課程設計

12

2

教案發想、撰寫與修正II(資訊力+美術力)

孫晉欣老師
溫貝琳老師

教案與課程設計

13

2

說故事工作坊:如何說一個好故事

徐曉憶老師
林世恩老師

學習口語表達與說故事的技巧

14

2

教案發想、撰寫與修正III(文化探究+教師增能工作坊)

陳鈞嗣老師
林世恩老師

教案與課程設計

15

2

大姐姐的奇幻旅程:鄰近國小及幼兒園試教

非洲團全體老師

教案課程試行與檢討修正

16

4

在賴索托的天空下:院區課程結合

非洲團全體老師

教案課程試行與檢討修正

17

4

在賴索托的星空下:院區課程總體檢

非洲團全體老師

教案課程試行與檢討修正

18

4

課程總驗收Part I

非洲團全體老師

教案課程試行與檢討修正

19

4

課程總驗收Part II

非洲團全體老師

教案課程試行與檢討修正

20

8

行前準備

非洲團全體老師

學習手冊、教具清點與打包

 

3. 年度服務教學課程方向與核心理念說明

2021年方案重點方向,除了延續近兩三年發展相當具成效之結合當前國際議題的一技之長學程外,將深化以「在地永續發展」的系統化課程;此外,本年度將首次嘗試透過工作坊模式舉辦教師與學生的增能課程,透過兩校教師共同討論與操作,以院區日後能夠自行推廣所學為目標。

  • 運用當地教科書內容開發課程教案

教育是一切的根本,也是社會進步與發展的原動力。本年度我們將以改善當地教育品質為目標,運用當地教科書內容進行教案設計,預計開發結合數學、科學學科之延伸教案各1份。並在當地辦理1場教學演示與1場教學工作坊,透過試教與對話,引導圓通學校教師多元、具引導思考力的教學模式,期待能經此雙向的課程交流與分享,設計出更符合賴索托孩子們需求的教材教法,提升賴國的教育品質。

  • 持續深化藝術律動、音樂及文化探究課程

承襲歷年的剪紙藝術及音樂課程,今年規劃系列相關課程,如黏土製作、捏塑及Beatbox口技等,持續啟發院童藝術方面的天賦,引導其探索與創作藝術,並增添生活趣味。今年也將延續文化探索課程,將故事分享融入文化元素,持續挖掘賴索托圓通學校院童的文化記憶,讓其成為傳統文化的發現者、分享者與傳承者。

  • 延續資訊課程

本團於2017年攜帶Surface平板電腦至院區啟動資訊服務課程,帶領高年級院童操作基本的簡報軟體(powerpoint)、課堂實作進行自己、院區與國家介紹並發表。2018年本團學生成功向華碩文教基金會募得20台再生電腦,2019年已攜帶這批電腦長期提供給賴索托ACC院童使用,同時編寫資訊課程學習手冊,讓更多院童具備基本資訊能力。2021年,將持續帶領新升上高年段院童操作電腦基礎能力(powerpoint 以及word),同時帶領即將畢業的院童學習Excel 試算表軟體基本操作,培養進入職場前重要的一技之長。

  • POP設計及動畫製作-美術與資訊科技

以2017至2019年美術及資訊課程的成功經驗為基礎,2020年介紹基礎POP海報及字體等美感課程,此課程所習得的技能將可應用於活動海報及慶典卡片製作等;另外,2021年美術課程也將結合資訊課程,帶領院童認識逐格動畫的基本概念,並透過實際操作,製作出簡易的動畫。

  • 科學好好玩-物理小實驗實作

探究與實作一直以來是本校發展科學課程的核心概念,繼2017年的星座盤與暗箱、2018年的太陽能鍋DIY、2019、2020年首次成功嘗試基礎物理小實驗如空氣炮等後,2021年本團將與賴索托院童介紹一些生活中易觀察、方便操作的物理小實驗,開啟他們探索世界的好奇心,以及運用科學驗證與探究的態度,期能提升其科學知能與學習興趣。今年也將首次規劃於部落進行科學闖關活動,讓院童透過原理解說與實驗操作,具體落實課堂中所學。

  • 基礎電學認識與實作

除了在課程中帶入實驗步驟及探究精神外,本團致力於開發適用於當地的課程,期能在服務學習結束後,賴索托ACC院區仍能夠持續發展課程,並將所學運用於日常生活之中。2019年,本團與木柵高工跨校合作,由木柵高工師生協助開發、設計教材、講義與提供場地設備,讓本團師生學習基礎電學概念,並實際練習操作電表、配置電路及銲接等技能,最後完成為賴索托院區設計的電子鳥電鈴裝置。景女師生規劃將此課程帶到賴索托ACC院區,帶領院童完成電子鳥電鈴製作,成品將作為院童宿舍的電鈴,將課程中並介紹用電安全的知識。2021年,鑑於院區電熱水壺時常故障而無法使用,課程中將實際指導院童具備檢修電熱水壺之能力,落實培養一技之長之課程目標。

  • 擴大教學-院區外的教室風景與服務學習

2015~2019年,本團服務學習活動期間皆跟隨賴索托ACC職志工,至其鄰近部落從事CBO活動(Community Based Organization)。在CBO活動時,本團團員除了協助物資的搬運及發放之外,也有機會和部落小朋友互動,並協助發放由玉米粉煮成的主食粑粑。2021年,景美女中持續秉持著「傳承」與「創造ACC與其附近部落連結」的使命感,延伸課程觸角至部落,希望培訓較年長院童為種子教師,藉CBO的機會,將所學分享、擴散至院區以外,讓被服務者成為服務者,複製服務學習的成功經驗,成為當地社會服務的種子。

除了院區例行的CBO計畫之外,賴索托ACC院區也用心經營其與鄰近殘障關懷之家St. Angela Cheshire Home Lesotho的往來互動,2021年本團預計與院區協力,透過課程引導讓院童擔任故事分享種子教師,為更多賴索托孩童開啟發掘傳統探索世界的機會。

行政及夥伴機制

課程及教學實施

評估及修正機制

  1. 掌握師生於國外服務期間日常生活以及課程進行狀態。
  2. 與當地僑胞合作規劃接待總理到訪等流程。
  3. 師生身體不適等狀況處理。
  4. 與家長保持聯繫。
  5. 緊急狀況危機處理。
  6. 每日進度回報校方。
  7. 每日活動紀錄上傳親師生共同封閉式社群媒體社團。
  1. 掌握學生教育服務課堂教學實施狀況並適度介入引導課程進行。
  2. 協助課堂危機狀況處理,如院童生活常規影響課程進行等。
  3. 每日檢討會之召開以及指導學生服務日誌撰寫。
  4. 掌握並適度調整每日服務課程等行程。
  5. 學生生活常規之要求。
  1. 彈性調整學生每日作息與流程。
  2. 因應活動與院區狀況,機動調動學生任務與人力。
  3. 於院區職志工協調流程、場地以及各課程、活動起訖時間。

 

(一) 學生服務學習課程表

景美女中2021年非洲 ACC圓通學校服務學習日程表(暫定)  

日期

7/4

7/5

7/6

7/7

7/8

7/9

7/10

7/11

7/12

7/13

地點

 

院區

Morija、院區

院區

院區

院區、
社區部落

院區

院區

院區

 

上午

飛抵南非,轉機抵達賴索托

抵達ACC賴索托院區

環境介紹

主題式
課程一

主題式
課程三

賴索托傳統文化交流課程
(歌謠及舞蹈)

主題式
課程五

主題式
課程六

家庭日
(布置與陪伴)

大合照

08:30離開ACC

參訪Morija
恐龍腳印

圓通學校
教師工作坊(一)

下午

分班
破冰戲劇表演

主題式
課程二

主題式
課程四

帶領院童至CBO
進行科學闖關活動

帶領院童至殘障關懷之家進行故事分享

大地遊戲

環境整理

搭機返回台灣

圓通學校
教師工作坊(二)

晚上

 

歡迎晚會

活動檢討會議

床邊故事(一)

活動檢討會議

床邊故事(二)

床邊故事(三)

課程驗收暨惜別晚會

 

(二) 教師教學培力工作坊

  2019年本團的帶隊老師們在ACC賴索托院區院長的邀請下,首次嘗試為ACC圓通學校小學部及中學部的老師們開設「教師專業增能工作坊」,主題聚焦在重新激發教師教學熱忱以及教學法的應用。圓通學校教師共有20位,而在寒假(即我們的7月暑假)舉辦的這場研習就吸引了高達19位教師的參與。短短一天的工作坊分為上、下午兩場;上午透過多變的分組活動,讓老師們從多元的自我角色體認每位學生的獨特性、從彼此肯定的練習中,體會正向文字的力量、最後更藉著單/雙向溝通的活動,認清教師與學生在教與學過程中彼此澄清、確認的必要性。下午場則透過我們帶去的物理小實驗「消失的斑馬紋」的課程演示,讓圓通學校老師們親身體驗ORID討論法的優點與趣味。這不到6小時的工作坊,我們看到圓通學校老師們積極參與討論、踴躍發表的教師動能,也對於他們給工作坊的正面回饋以及其希望有更多和景美交流的機會感到雀躍!

  2021年我們將首次結合圓通學校的教科書進行教案設計,再次透過教師工作坊及教學演示交流與對話,帶領圓通學校教師多元、具引導思考力的教學模式,設計出更符合賴索托圓通學校孩子們需求的教材與教法,提升院童的學習動機與成效。

 

行政及夥伴機制

課程及教學實施

評估及修正機制

  1. 執行自我健康管理檢核。
  2. 結案檢討及函送成果報告。
  3. 製作服務學習證書。
  4. 邀請團員家長、在臺職志工、友校師生等參觀成果展。
  5. 辦理教師研習分享課程設計以及學生學習成果。
  6. 與院區持續聯繫、取得回饋與服務需求,規劃下年度服務學習方案目標。
  1. 引導學生服務學習心得以及學習歷程檔案撰寫。
  2. 協助學生規劃上台成果簡報、靜態成果展及導覽工作規劃。
  3. 檢視學生學習歷程檔案。
  4. 頒予服務學習任務完成證明。

 

  1. 辦理問卷調查及檢討會議。
  2. 雙方學生活動心得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