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鬥陣抵嘉來作伴
- 表現任務:透過各單元課程活動,從實地踏查、親身體驗到文化比較,培養學生能向國際夥伴表達居住社區的文化特色,並為最後階段「臺日生活文化成果發表」做準備。
- 學習策略:
- )以實地踏查來認識家鄉的特有文化及產物,帶領國際交換生認識在地文化。
- )以影片錄製的方式製作自我介紹影片、學校一天生活影片。
- )以心得寫作的方式了解學生學習心境。
- )總結性評量是以簡報發表的方式進行。
臺日生活文化成果發表評量表(規準評量) | ||||
評量向度與說明 | 4.傑出 | 3.精熟 | 2.學徒 | 1.初學者 |
彰顯國家價值 國E3 具備表達我國本土文化特色的能力 能向國際夥伴介紹朴子市在地文化 佔40% |
能介紹朴子市2項、雙溪口4項以上的人文特色或景點,並上傳至交流平台給國際夥伴認識。 | 能介紹朴子市2項、雙溪口2項以上的人文特色或景點,並上傳至交流平台給國際夥伴認識。 | 能介紹雙溪口2項以上的人文特色或景點,並上傳至交流平台給國際夥伴認識。 | 需由老師指導介紹朴子市或雙溪口人文特色或景點。 |
彰顯國家價值 國E3 具備表達我國本土文化特色的能力 能比較台日不同的學校生活及生活方式 佔40% |
簡報中能提出3項臺日學校生活及日常生活的比較,並明確的向師生說明異同之處。 | 簡報中能提出2項臺日學校生活及日常生活的比較,並明確的向師生說明異同之處。 | 簡報中能提出1項臺日學校生活及日常生活的比較,並由老師的引導下說明異同之處。 | 藉由老師的引導說出簡報臺日學校生活不同之處。 |
形式 口頭表現 成果發表 佔20% |
有自信且熟悉內容,不需依賴筆記向師生發表。 | 能記得發表內容但尚未熟悉,有時依賴筆記向師生發表。 | 無法流暢的發表內容,需由老師在旁引導。 | 完全由老師引導來發表。 |
總結性評量描述統計-三年級 | ||||
等級 | 4.傑出 | 3.精進 | 2.學徒 | 1.初學者 |
人數 | 3 | 5 | 2 | 1 |
形成性評量項目 | ||||
|
照片說明
說明:社區踏查記錄 |
說明:介紹臺灣文化給國際夥伴 |
|
|
說明:介紹石碼宮給國際夥伴 |
說明:接待國際交換生心得寫作 |
(二) 我的城市
- 表現任務:透過PBL學習過程,學生從問卷調查開始,擬訂探討社區防災的項目,藉由實地踏查、專家訪談、資料蒐集後,運用Lego構思一座雙溪口科技化防災社區,並至嘉義縣所舉辦的競賽中進行行動倡議,一起進行氣候行動。
- 學習策略:
- )簡報設計:透過氣候行動的簡報向全校宣導氣候變遷對全球的危害。
- )問卷調查:調查雙溪口長輩們印象最深刻的災害。
- )實地踏查:在專家的陪同下,一起進行雙溪口社區災害調查。
- )3W學習單:進行各國海綿城市資料蒐集,並與臺灣的做法進行比較。
- )模型製作:運用Lego建造雙溪口海綿城市。
設計一座雙溪口科技化防災社區(規準評量) | ||||
評量向度與說明 | 4.傑出 | 3.精熟 | 2.學徒 | 1.初學者 |
善盡全球公民責任
國E12 觀察生活中的全球議題,並構思生活行動策略
比較我國與外國防洪策略的差異。 佔20%
|
能說出荷蘭及義大利的威尼斯目前遭遇的氣候變遷議題以及針對防洪的具體作法及建設,並說出與臺北及高雄的海綿城市做法的差異性。 | 透過老師的引導了解荷蘭及義大利的威尼斯因為海平面上升而淹水,並說出一至二項具體做法及建設。另外能說出一項與臺灣防洪策略的差異性。 | 透過老師的引導了解荷蘭及義大利的威尼斯淹水情形,並說出一項具體做法及建設。另外說出一項與臺灣防洪策略相同的地方。 | 透過老師的引導了解荷蘭及義大利的威尼斯淹水情形,並說出一項具體做法及建設。 |
善盡全球公民責任
國E12 觀察生活中的全球議題,並構思生活行動策略 海綿城市的設計。 佔30%
|
每項防洪設計皆可說明應用 原理,且有實證資料可循。 防洪設計皆可用感應器來運 作。 |
能介紹朴子市2項、雙溪口2項以上的人文特色或景點,並上傳至交流平台給國際夥伴認識。 | 部分防洪設計無法說明運用原理。少部分防洪設計無法使用感應器來 運作。 |
多數防洪設計與主題無關。多數防洪設計無法使用感應器來運作。 |
主題展現-
主題明確性
雙溪口科技化防災社區簡報製作。 佔30% |
內容需提及研究動機、目的、實踐以及結論,並充分說明。 | 內容需提及研究動機、目的、實踐以及結論,但論述過少。 | 多數內容與主題具有關聯,但缺少資料證明。 | 少數內容與主題具有關聯性。 |
表現形式- 口條清晰度 表達的清晰度及音量 佔20% |
整場發表聲量適當、話語清晰,報告內容能讓師生理解。 | 大部分的時間聲量和語速適當,但偶爾停頓,報告內容能讓師生理解。 | 聲量和語速稍為控制不當,部分內容表達不清晰,師生較難理解。 | 聲量過小,即使被要求聲量放大,仍無法讓人聽見。 |
總結性評量描述統計-年級 | ||||
等級 | 4.傑出 | 3.精熟 | 2.學徒 | 1.初學者 |
人數 | 4 | 4 | 3 | 0 |
形成性評量項目 | ||||
|
照片說明
說明:問卷調查表 |
說明:各國防洪策略3W學習單 |
說明:雙溪口科技化防災社區模型 |
說明:行動倡議 |
(三) 壁畫情傳千里
- 表現任務:以PBL進行此國際交流專案。雙方學校決定SDGs主題,由老師引導學生進行主題探究,學生從引導問題發展出行動方案,最後進行問題解決,過程中臺日雙方互相分享學習成果並完成壁畫進行行動倡議。
- 學習策略:
- )影片錄製:錄製自我介紹以及學習成果報告。
- )繪製海報:繪製探究報告、心智圖以及彙整表。
- )ORID:進行問題解決策略,發展行動方案。
- )視訊交流:進行臺日成果發表。
- )學習單:心得回饋單
- )壁畫繪製:SDGs14、15行動倡議
SDGs行動倡議-壁畫交流(規準評量) | ||||
評量向度與說明 | 4.傑出 | 3.精熟 | 2.學徒 | 1.初學者 |
彰顯國家價值 國E1了解我國與世界其他國家的文化特質 了解臺日陸域、海域保育的異同。 佔20% |
能說出日方為何進行海洋食物認證、5項日本特有種生物的保育以及向日本學生說出臺灣的生態保育政策及限塑行動。 | 能說出日本1-2種海洋食物認證、3項日本特有種生物的保育以及向日本學生說出臺灣的生態保育政策及限塑行動。 | 能知道日本有海洋食物認證、2項日本特有種生物的保育以及向日本學生說出臺灣的限塑行動。 | 能知道日本有海洋食物認證並向日本學生展示臺灣減塑物品(如環保吸管或環保袋)。 |
善盡全球公民責任 |
能加入學習內容並呈現與臺灣在地問題的關連。 | 能加入學習內容,但稍欠缺臺灣在地關聯。 | 僅加入SDGs14和15的內容,卻未有學習內容的關聯性。 | 與學習內容不符。 |
主題展現 主題明確性- 內容與主題具相關性,展現對主題的充分理解。 佔20% |
所有內容都與主題具有關聯性,並且能呈現「創造一個生態環境」的主題。 | 所有內容都與主題具有關聯 性,並著重於主題中的其中一項SDGs議題。 |
多數內容與主題具有關聯性,僅少數內容偏離主題。 | 少數內容與主題具有關聯性。 |
素材選擇 圖象使用- 加入臺灣元素 佔20% |
臺灣元素有助於解釋並支持內容主旨。 | 臺灣元素部分有助於解釋並支持內容主旨。 | 僅適用單一臺灣元素,尚可表達內容主旨。 | 未使用臺灣元素或運用不適當。 |
表現形式- 口條清晰度 表達的清晰度及音量 佔20% |
整場發表聲量適當、話語清晰,報告內容能讓師生理解。 | 大部分的時間聲量和語速適當,但偶爾停頓,報告內容能讓師生理解。 | 聲量和語速稍為控制不當,部分內容表達不清晰,師生較難理解。 | 聲量過小,即使被要求聲量放大,仍無法讓人聽見。 |
總結性評量描述統計-四年級 | ||||
等級 | 4.傑出 | 3.精熟 | 2.學徒 | 1.初學者 |
人數 | 3 | 6 | 2 | 0 |
形成性評量項目 | ||||
|
照片說明
說明:ORID問題解決策略學習單 |
說明:給世界的一句話學習單 |
說明:壁畫設計圖 |
說明:AICL專案後回饋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