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流目標 關鍵成果 檢核勾選 質性說明
1.發展在地文化生態與全球永續議題課程,彰顯具國際視野之本土價值。 1-1結合天母社區傳統活動,發展天母水道踏查課程,70%的學生能參與課程活動。

1-2參與彈性學習課程「科學探究與實作」中80%的學生能完成水資源與綠能主題書面報告。
  1. 參與天母水道祭系列活動,並針對草山水道系統的歷史、生態、科學等議題進行教師共備,結合SDGs6與SDGs7等議題發展探究課程。
  2. 各班分組製作水資源與綠能主題的海報,並完成口頭分享。
2.運用資訊科技與外語進行國際交流,學習跨文化之溝通與競合。 2-1透過視訊與夥伴學校建立網路社群聯繫,使30%教師能與夥伴學校教師進行課程共備,50%學生進行文化溝通交流。

2-2於晨讀時光進行全校線上分享與提問,分享者透過線上平台連線至各班屏幕,使90%的師生能藉由成果報告擴展國際視野。
  1. 與日本、新加坡、英國等夥伴學校教師進行議題共備與交流討論。
  2. 於交流活動結束後,安排參與學生進行全校線上分享,每學年約4場次。
3.實踐自主學習的探究教學模式。 3-1成立教師共備社群,每月進行2次課程討論,發展自主學習任務導向教學模式。

3-2能達成30%教師在課程教學中落實自主學習的探究教學模式。
  1. 於彈性學習課程中開設自主學習課程,並規劃自主學習課程設計工作坊。
4.提升學校領導作為,促進社區家長參與。 4-1建置國際教育交流領導團隊,任務分工合作互補,協力完成課程規劃與交流活動。

4-2引進社區學習資源,運用家長專業協助推動。
  1. 成立國際教育核心小組統籌規劃,國際交流小組與國際教育課程研發社群執行,運作與成效評估。
  2. 邀請草山生態文史聯盟協助天母水道活動,荒野保護協會協助水資源課程,東吳大學師資協助第二外語,芝山綠園與田裡學協會協助環境永續發展議題,校內外籍家長協助交流溝通與文化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