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流目標

關鍵成果
1. 統整學校現有資源,擬定學校國際教育發展目標,從行政與教學端分別成立組織與社群,並定期檢核與調整。
1-1 成立國際教育委員會,每學期2次針對年度計畫進行檢討與修正。
1-2 成立國際教育課程跨領域社群,辦理增能研習與諮輔,發展出學校國際教育基礎共通與進階分流課程
2. 學生能透過在地環境的探索,體認人與環境、人與社會的關係,提升與家鄉的連結與認同。並能與國際友人分享臺灣的文化與特色,透過分享交流提升臺灣的國際能見度。
(U2 肯認自己對國家的責任)
2-1 教師社群發展國際教育基礎共通課程,於高一暑輔 9 堂課利用文本與影片等素材提升學生對在地的瞭解與認同。
2-2 學生能在教師「愈在地愈國際」課程引導下,創作在地介紹導覽文宣(簡報或3摺頁),並透過實體或線上交流機會,與國際友人分享在地文化與特色。
3. 了解全球化發展的趨勢,體認全球移動的現況,並理解跨文化理解的重要性。
(J4尊重多元文化與國際理解)
3-1 教師社群發展國際教育基礎共通課程,於高一暑輔 9 堂課引導學生認識全球化的趨勢與國際間往來的現況。
3-2 學生能在教師「跨文化理解」與「國際議題」的課程與學習單引導下,了解不同環境會造成文化與生活方式的差異,從中學習跨文化理解與尊重。並透過參與校內外交流獲得體驗與實踐機會。
4. 學生能從參與國際交流中,了解與尊重不同族群與多元文化,並培養問題解能力以面對未來世界的挑戰。
(U9 具備跨文化溝通與國際合作的能力)
4-1 教師設計國際交流接待家庭培訓課程,引導學生認識台灣與馬來西亞文化與生活差異,及擔任接待家庭之基礎知能與注意事項。
4-2 學生能擔任接待家庭或學伴,協助國際友人融入台灣生活與文化,並能相互分享教育制度與未來進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