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宜蘭縣羅東鎮成功國民小學

成功領航—在地生活,放眼全球

:::

課程概覽

學校基本資料
工具包簡介
 
  本校的學校願景為認識自己、關懷他人、積極學習、實踐創新。要推展國際教育課程,並能達成學校願景的目標,除了透過各學習階段逐步建構學生概念性思考能力外,最根本的源頭,還是讓學生先認識自己、了解自己的文化。在此同時,增加學生對其他文化的接觸、比較,進而發現我們與其他文化之間的關聯,最後從全球議題的角度,對人道關懷與生態友善作探討,並採取對應的行動方案。因此,在以學校願景為基礎概念下,本校針對以下三個方向規劃國際教育融合部定與校訂課程方案:
 

一、課程發展漸進發展,逐步深化

  國際教育與部定課程的結合,由108課綱所編纂的課本議題做延伸討論,學科融入採漸進式發展,為了降低教師跨領域協同的複雜性,一到四年級課程主要由導師執行。高年級加入社會、自然老師間的協同。

  課程設計上,依照學生的認知成熟度,討論主題由淺入深。低年級課程重點在於認識自己、了解自身文化,透過課程的體驗活動認識其他國家。中年級課程則進一步延伸探討台灣文化與其他文化的關聯。高年級課程導入全球議題,以食農議題做結合,包括正義與人權、環境永續相關議題,觀察社區弱勢群體與環境生態,以關懷的角度及共存共生的心,採取友善的行動,透過專案式的學習培養學生對他人與環境的關懷。

二、地域廣度漸進擴展

  隨著課程中主題與地域性的拓展,讓學生由自己生長的環境為起始,進而拓展到亞洲甚至全球議題。一年級的學生由學校營養午餐的用餐經驗開始,進一步發現亞洲不同地區各有其獨有的午餐內容與禮節,了解世界上有不同的文化存在。二年級的學生則由從熟悉的米食文化為起始,認識台灣內閔、客族群及新住民的米製品。由米食探究發現鄰近亞洲國家也有類似的米食文化,並了解這接國家與台灣的對應地理位置。三年級課程則以「亞洲」的騎樓建築為題探討日本、英國文化如何直接或間接影響本土建築。四年級學生則認識比較台灣及「亞洲」知名高樓,了解全球化底下產生的都會區文化與建築型態。五、六年級課程則是讓學生透過對人與環境接觸,開始思考「全球」現象如何影響著我們的生活,以及我們可以透過什麼樣的行動改善社會環境,並且在實踐創新的願景下,以實際行動解決問題。

三、四大核心素養面向漸次增廣

  根據不同年段學生的認知發展,逐步推進國際教育四個核心素養在課程安排中的發展。低年級課程偏重在培養學生對國家的認同及多元文化的認識。讓學生認識自身族群文化特色的同時,提高他們對環境中多元文化的意識。中年級課程更強調學生以國際多元視野審視自身文化,從區域性的歷史或是環境脈絡了解文化間的影響。高年級的課程主要聚焦在世界公民的養成,由以食農教育相關的全球議題做討論,展現我們對社區人士與環境的的關懷,在付諸行動的歷程中,發展做為世界公民所該具備的道德責任與能力。 

課程架構圖

一、課程架構願景圖

二、課程架構說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