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流目標 關鍵成果 檢核勾選 質性說明
建立海外體驗學習固定的模式。
1.連結學校既有課程,並以食農教育及國際生活課程作為海外學習方案的主軸。
  1. 以「日本農村生活體驗」、「農家好」作為食農課程的延伸學習,學生在日本農家住宿的生活學習了環境友善、低碳飲食的生活方式與態度。
  2. 以「一日小學生」作為與日本學生文化交流的主題,內容包括學習活動及學校日常活動。無論是參與課程或是與日本學生互動,學生們皆能融入校園生活。
  3. 往後的海外體驗課程,不分國家,都需有食農教育與國際生活課程相關延伸課程。
  4. 學生在西都市採收蔬菜、製作蕎麥麵、麻糬、農家住宿成為海外交流文化體驗的範本,也成為日後西都市政府與民間團體發展出綠色旅遊方案的內容。
2.參與西都市政府與民間團體合作所發展出綠色旅遊的體驗行程。
開辦以跨國文化交流與體驗為目標的語言課程。 1.開辦日語課程,提升高年級學生對日本文化的認識以及參與海外體驗學習的意願。
  1. 80%選修日語課的學生皆參與交流。
  2. 學生能用日語簡單的自我介紹、問安,也能夠表現合乎日本文化的行為。
調整學校特色課程及國定課程,發展出文化學習、交流體驗的相關的課程方案。 1. 結合食農課程的種植成果,設計交流伴手禮製作課程。
  1. 發展出以食農成果做出伴手禮的課程活動,如米果及香包製作。
     
2. 五、六年級社會、自然領域老師以「確保糧食安全,消除飢餓,促進永續農業」為題,產出1個跨領域的教學合作方案。
  1. 學生在社會及自然課堂中觀看影片與資料檢索後了解農藥污染的後果以及與環境共生的重要性。上網搜尋並製作辣椒水、種植香草並準備防蟲網,定期帶上述物品至菜園及稻田驅趕蟲子。
  2. 以綠色旅遊的概念,讓學生認識日本西都市在農業產業鏈轉型的特殊案例,讓學生對相關議題產生好奇心。
學習交流對象的優點,並應用在校園日常。 實施在交流學校所觀察到的寧靜潔牙的作法,改善校內原有的各自潔牙的方式,改以全校統一時間在座位上潔牙。
  • 學校在交流後改變潔牙的流程,讓全校學生在用餐後統一坐在座位上聆聽潔牙歌並跟著內容一起潔牙,降低潔牙時的音量、提高學生潔牙的時間與清潔度,並且潔牙小天使不需逐一登記潔牙學生的名單。
建立海外學習體驗活動的組織架構與分工項目。 1.擴大海外學習體驗活動參與的行政與教學人員數。
  • 以往交流以行政主導並規畫行程,再邀集少數老師支援教學及參訪活動,多數的老師無法知悉交流的目的。藉由交流與校定、國定課程結合的模式,號召學年及科任老師共同參與,更能讓教學者了解交流的重點,在班級教學過程中也更能夠聚焦在教學目的並推廣海外學習。導師也能知道海外學習並非出國觀光,對於家長的提問更能具體回答。
2.確立行政與教學人員在海外學習體驗活動的角色與分工。
  • 以往學習活動都是極少數行政人員及老師參與。每位參與者都身兼數職,分工也不明確,校內其他成員對於海外體驗學習也無參與感。藉由這次確立分工項目,有利於確定每個工作項目的內容與負責人,各個事項也有溝通對口。
整合學生課程與交流成果,建立數位資源庫。 1.收集學生特色課程與交流照片及影片,經過整理編排上傳至學校公開的電子相簿。含訪日前、訪日中相片、日方回傳交流影片、西都市人員回訪及學生成果發表照片。
  • 學生皆能將交流的資料及心得整理成一本學習成果手冊,並交由老師分類整理成數位檔案上傳繳交。